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部分板蓝根饮片二氧化硫有残留
新京报
2017-02-14 02:30

  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46家企业生产的5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 医药曝光台

  新京报讯 (记者张秀兰)上周,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告,经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4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上海华鹰药业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生产的5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其中涉及板蓝根、当归等,28批次不合格产品为板蓝根饮片。

  性状、二氧化硫残留量等成不合格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显示,标示为上海华鹰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省金芙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28批次板蓝根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包括性状、含量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等。

  经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安庆华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鄄城志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18批次当归不合格。性状、鉴别、二氧化硫残留量等成为当归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硫类物质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如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掌握好二氧化硫类物质的使用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食用了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的食物会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二氧化硫还会在人体内会破坏酶的活力,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另经天津市药品检验所检验,标示为广西贵港市绿之源种养发展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7批次厚朴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含量测定。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北京鹤延龄药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全蝎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浸出物。

  不合格饮片被立案调查,一个月内做出处罚

  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对上述不合格中药饮片,相关食药监部门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召回产品,进行整改,并对上述企业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在一个月内做出处罚决定,总局将向社会公开处罚结果。

  就相关产品是否已经暂停销售使用、召回及进一步的整改措施,新京报记者联系了上述部分企业。其中,安徽捷众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领导均在处理相关业务,暂时无法回应,而上海华鹰药业有限公司则无法网络搜索到其主页。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报的54批次产品中,有13批次药品的标示生产企业否认为该企业生产,其中包括河北凯达药业有限公司、安徽亿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新京报记者就此联系部分企业,其中,河北凯达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此次检测的板蓝根茶品确非该公司生产,至于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等问题,对方以领导在开会为由,挂断了电话。

相关推荐
涉食品安全问题,“中华老字号”云南省通海酱菜厂被罚
消费
2024国家药品抽检年报公布 总体合格率为99.4%
第一看点
生产不合格药品,安徽道源堂被罚没60万元
消费
假枇杷干频现电商店铺,随机购买5款仅2款为真
消费
12批药品抽检不合格,安徽盛海堂、河北金牛原大被点名
消费
3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涉国药健康等企业
消费
果业品牌“陇原红”1批次冻干苹果脆二氧化硫残留超标
消费
“毒枸杞”引发热议,五问食品加工中的“硫”
消费
新闻多一度丨甘肃青海回应“硫超标”枸杞 这些食品也要留意
时事
餐饮食品、蔬菜制品、食用农产品去年不合格率居前三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