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气候公报:2016年降水史上最多 气温历史第三高
新京报 记者 王硕 编辑 戴玉玺 倪雪莹
2017-01-10 12:19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硕)1月10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据介绍,2016年,全国平均降水量730毫米,为史上最多;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1℃,为历史第三高。

  平均降水量730毫米 较常年偏多16%

  据介绍,2016年全国降水为历史最多,全国平均降水量730毫米,较常年偏多16%,较2015年偏多13%;四季降水均偏多,冬季和秋季为1961年以来最多,春季为次多。除陕西、甘肃偏少外,全国其余29省(区、市)降水均偏多;长江中下游沿江、华南中东部及新疆降水偏多明显,长江中下游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

  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1℃,为历史第三高,较2015年和2007年分别偏低0.13℃和0.09℃;除黑龙江偏低外,全国其余30省(区、市)气温均偏高。

  极端天气频现 暴雨日数55年来最多

  中国气象局表示,2016年,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重,长江中下游出现严重汛情,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大,气候年景差。

  据统计,2016年全国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南北洪涝并发,26

  个省(区、市)出现不同程度城市内涝,为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年份。登陆强台风比例为历史最高,台风直接经济损失高于近10年平均;强对流天气多发重发,全国有2000

  多县(市)次出现冰雹或龙卷风天气,损失偏重。

  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高温日数多,影响范围广,全国出现4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多地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京津冀大气环境容量较近十年偏低2%

  数据显示,2016冬半年,京津冀地区平均大气环境容量较近十年偏低2%,较常年(近30年平均)偏低13%;长三角和珠三角大气环境容量低于常年,但较近十年偏高。

  2016年全年,全国出现8次大范围、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较2015年偏少3次,12月16-21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2016年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污染程度最重的霾天气过程。

相关推荐
《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本周末9级大风来“控场” 北京市民慎点“外出键”
时事
《中国气候公报(2024)》发布 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
第一看点
2024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雨涝灾害突出
时事
从未远去:气候变化和冲突下的饥荒困境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碳报第137期)
财经
佳木斯,中国最顶江城!
新京号
徐京坤:水手的决心
时事
气候进一步变暖将加剧中国区域性气候风险,北方增温幅度大于南方
时事
3、4月出发正好!这条超绝赏春环线,即将引爆自驾圈!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