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梦遥 戴轩)2014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公车改革全面推进。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车改已全面完成,多省份已基本完成省一级车改,且22地出台了公车补贴标准。公车改革正在向情况更为复杂的地市推进。
基层车改推进情况不一
就公车改革的推进情况,记者昨日联系采访了多地公务员。河北省一位县级党委部门公务员表示,公车改革给单位和个人带来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单位公车部分取消之后,车辆的油费、保养费用也随之取消,加上现有公车均涂有“公务用车”标识,公务员在使用时会更加自律。
去年12月初,中央车改办负责人曾向媒体介绍,预计年底前近20个省份将完成省级机关车改。而与省级车改进展不同的是,记者了解到,目前车改在基层推进情况不一。
湖南省某区属机关公务员告诉记者,目前区一级的公车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出台与执行,因此很多单位的公车仍然存在,他所在的单位人员较少,一直没有公车,因此平时公务出行会选择租车,租车经费由纪委等部门每季度进行审批。“听说区里方案已经拟定好了,就是还没有公布,具体怎么改、有没有车补,到时候才知道。”
云南贵州广西补贴标准最高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广东省在本轮公车改革中进度较快。广东某省直机关一名科级公务员称,广东省直单位的车改早已完成,目前除了正厅职级的公务员外,其他人都没有公车可以使用,外出调研需要租车或者坐大巴,如果是市内则可以开自己的车。因为工作性质,该名公务员每个月要出差两次左右,公车改革带来的变化让他感觉“不太方便”。
此前,中央车改办负责人称,车改后公务出行实现了多种方式的保障,如选择社会化车辆租赁服务机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公务出行提供服务。
在地方,公车改革后的出行问题则显得更为复杂,为此公车改革方案在设计时就预留了空间,规定地方补贴标准最多可比中央高30%。已公布的22地区公车补贴标准显示,云南、贵州和广西的补贴标准,均达到了中央规定的最高限值。
在取消公车的同时,一些必要的公务用车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保留下来。如《山东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规定,调研、接待等集体公务出行用车原则上以社会化方式提供,确有特殊要求、无法通过社会化方式提供的,可适当保留部分车辆,以中巴车型为主。市、县(市、区)可分别按照保留公车总数1%的比例保留调研、接待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