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政解|新农合跨省医疗费可联网报销 但就医前须开“转诊单”
新京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刘喆
2016-09-07 18:58

  新京报快讯(记者李丹丹)长期以来,异地就医医药费用报销流程复杂,群众异地就医需要先行垫付医疗费,往返两地报销误工误时。今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流程与信息交换操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流程和信息交换工作进行了规范。

  哪些医疗机构跨省就医可以报销?《规范》明确,这些定点医疗机构需具备联网条件,并与省级(或统筹地区)卫生计生部门签订定点协议。非协议定点转诊医疗机构,不承担跨省转诊职能和联网结报工作。

  同时,《规范》明确了哪些患者才能跨省就医。《规范》指出,参合患者在省内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或确诊后无治疗条件的疑难病症,才能按规定办理跨省转诊手续。在外务工、探亲、异地急诊等患者,原则上也应通过各种途径,做到基层首诊,规范跨省就医转诊秩序。

  对于长期外出务工并建立稳定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投靠子女的老年人和其他异地长期居住的人员,《规范》称,可依据《居住证暂行条例》在居住地办理居住证,参加务工地或居住地基本医疗保险。

  关于转诊管理流程,《规范》规定,参合患者应持居民健康卡(或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通过多种形式在参合地办理转诊手续,也就是必须要开“转诊单”。统筹地区经办人员及时将转诊信息上报至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未按规定报告备案和执行转诊的患者,所发生的跨省就医费用不予直接结报。

  《规范》明确,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转诊单有效期为3个月。超出有效期未及时办理延期的,逾期发生的费用不纳入新农合直接结报范围。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财政部已经对新农合异地联网结报工作进行部署,正在建设覆盖全国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至2017年基本实现新农合转诊住院患者跨省定点就医结报。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的推进工作已经初显成效,部分省份的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如辽宁省和山西省两省已经建立了省级结算平台。目前,辽宁省的锦州、营口、辽阳已试点运行,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功能,年底前逐步在辽宁省开展。

  安徽省也已有40多个新农合统筹地区与省外近80家医疗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并开通“点对点”的网络即时结报。同时,江苏、浙江、湖北3省有5家大型医疗机构与安徽省实现了“点对面”的新农合跨省异地结算。

相关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擦亮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时事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国家医保局回应
新京号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居民医保参保答记者问
新京号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没病是否亏了?国家医保局解答
新京号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国家医保局解答
第一看点
扩散 | 380值吗?最新回应!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基本医疗专场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东营市发布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
时事
阜阳最新通知!明天开始实施!
新京号
管好群众“救命钱”!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发布……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