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庄生在台北,虽然来北京多年,但语气中仍带着一点儿顽强的台湾口音,说起话来还时常忍不住手舞足蹈。
黄庄很幽默,老婆是北京人,以前就住在海淀黄庄,他常调侃自己是凭借名字上的亲近关系才忽悠到老婆的。
脑穿越创始人黄庄
先后履职奥美、华硕、戴尔、点心、百度、埃森哲后,黄庄终于遇到了一件让自己兴奋的事,他觉得自己这次VR创业有种“命中注定”的感觉。
2015年年底,他创立的脑穿越VR获得真格基金、创新工场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以中度游戏切入VR内容市场
脑穿越公司目前的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在内容线上专注于VR游戏的开发,迄今已经开发了VR大炮台、VR HORROR HOUSE、某神秘内容三款游戏;二是在工具线上,致力于打造一个聚合精选 V视频游戏的内容分发工具——“脑穿越VR” APP。
之所以选择从内容领域切入VR市场,黄庄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VR硬件一定
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数量为王的行业,是巨头的战场,并非创业公司福地。
内容市场也是一片汪洋,黄庄又选择了从游戏切入。
在他看来,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常见场景分别为社交、视频和游戏,其中社交需要庞大的流量和用户基数,视频内容也是大量烧钱的行业,创业公司和巨头的厮杀胜率不大,只有游戏内容才是创业公司最好的战场。
不过,区别于普通的手游,黄庄认为VR游戏绝不能走轻量级路线,应侧重于中度、重度游戏的开发,“VR头盔那么重,如果戴上之后,不能玩沉浸感很棒的游戏,那付出的代价就与享受的快乐不匹配了。”
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也认为,在终端还没普及的情况下,重度、体验极好的VR游戏才能将整个市场的普及率给带起来,“我觉得整个市场正在等待一款能让人上瘾的VR游戏。”
所以,目前脑穿越VR公司打造的三款游戏都是重场景设计,特别强调主观视角和沉浸感、交互感。
VR分发平台的“生死时速”
在第二块业务——脑穿越VR的App上,他们则从超过7000多个VR内容中精选了1200多个放在了APP上。其中内容以视频为主,多为合作商家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脑穿越VR在交互操控上做了不少优化,例如利用“视觉准心+陀螺仪”的操控方式,使得用户只需要头部转动来控制画面中的准心,停留3秒就能直接下载或者打开内容。
脑穿越VR的游戏大厅
其实,目前国内市场上类似的分发平台已有不少,例如暴风魔镜、赛欧必弗等VR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APP,一旦一家走到了金字塔尖,不仅用户被抢占,优秀的内容资源、硬件资源都会快速向其聚拢,一场抢占VR入口的战争已悄悄打响。
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竞赛,黄庄心知肚明。在采访中,黄庄也透露,马上会花大力气去完成脑穿越VR APP的用户推广,打法可能会比较“野蛮”。
李剑威认为,VR分发平台和手机应用商店的发展轨迹很像,早期会出现很多,目前也正处在群雄逐鹿的的阶段,未来会走向整合,“所以创业公司动作要足够快才有机会。”
攒团队就像命中注定要遇到那个人
提及做VR的初心,黄庄用“命中注定”来形容。
2013年9月,他带着5岁的女儿去马尔代夫旅游、潜水,海底的景色很美,现在谈起,黄庄还对当时从眼前“慢动作”飘过的大海龟记忆犹新,但是女儿却不敢下水,最后也没能看到海底景色。
到家后,黄庄开始研究破解之道,他了解到了一种叫做虚拟现实的技术,越研究越觉得神奇,就此入迷。
脑穿越VR的三位创始人
2014年夏天,在一个VR小沙龙上,黄庄认识了当时作为独立游戏开发者的陈曦,他曾用Unity3D引擎在PC上做了多款射击、探索、解谜类的游戏,两人一见如故,很是投缘。
同年9月,陈曦的游戏开发陷入困境,濒临破产,黄庄知道机会来了,飞去深圳准备拉陈曦入伙创业。
到了深圳3W咖啡,黄庄还没开口,陈曦就很兴奋地向他普及自己的新发现,“黄老师,我发现有一个东西非常有趣,叫做虚拟现实。”
震惊之余,黄庄认为“这就是我命中注定要找的那个人了”。
2015年1月,黄庄拉来了百度的前同事王文豪入伙,成立了北京脑穿越技术有限公司,三人正式开干,这才有了后面的产品和故事。
TO B还是TO C,这是一个问题
在VR消费者市场不成熟的背景下,很多公司都选择ToB模式,要么给科技馆、博物馆提供VR项目解决方案,要么为商家铺线下体验店。日前,熊晓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VR市场而言,ToB可能是赚钱比较快的方式。
但是黄庄却坚持认为,VR要走ToC模式。“互联网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你可以看到用户的变化和反馈,不足的地方可以快速迭代改进;而B2B2C决策链太长了,它实际上可能是B2B2B2B2C。”
虽然ToB模式可以更快地接触到利润和现金流,但是却离真正的消费者更远。而对于目前的VR创业公司而言,消费者的直接反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推动公司将产品快速迭代更新。
所以脑穿越团队对于VR分发工具的优化和推广十分重视,“这才是我们真正接触消费者的直接渠道。”
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思维,VR创业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创业者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黄庄认为VR需要从精神上尊重用户,例如用户通过VR关注到美女,她就应该和你产生交互。
为了收集用户体验,脑穿越经常去各大高校办活动,和学生交流,观察他们体验,收集有效的第一手数据。现在脑穿越的用户主体以95后学生为主。
VR是手机行业的下一个竞争高地
关于VR内容创业的盈利模式,黄庄认为还是老三样:增值服务、广告和电商。“电商目前距离我们最远,广告次之,所以最近的盈利方式是通过更优质的内容去为用户增值,然后收费。”
对于VR创业而言,内容与硬件唇齿相依,缺了哪条腿都无法成长为巨人。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市场上VR硬件普及率不高是最大屏障。
黄庄对此却并不担心,他预测,到2016年底,国内VR 眼镜盒的用户最高可达1000万,保守一点应该也有750万。
“很多手机厂商下半年也会跟随VR大潮,他们会推出更适合VR场景的手机。”黄庄认为智能手机的竞争已近乎变态,VR会成为手机行业的下一个竞争高地,大浪起来时,谁都想冲上去。
创客ABC
A.他们是谁?
创始人黄庄先后于奥美、华硕、戴尔、点心、百度、埃森哲等公司担任高管;联合创始人王文豪曾在华为、UC、人人、百度任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陈曦是一个游戏开发者,在Unity3D引擎 开发技术上造诣颇深。
B.在做什么?
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开发了多款移动端 VR 游戏,二是开发了一个聚合精选 VR 内容的“脑穿越 VR” APP。
C.投资人怎么看?
移动VR是一个很好的技术路线,分发平台比的是内容的多少,以及分发能力,黄庄曾是创新工场点心团队的COO,在移动互联网运营方面经验丰富,在分发上也有经验,所以我们很看好。——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
采写 /新京报记者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