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政解|十问寨卡病毒:存在本地扩散风险
新京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刘岚 李丰
2016-05-16 14:11

  新京报快讯 (记者李丹丹)昨日,北京和广东分别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这2名患者均从委内瑞拉入境。国家卫计委此前称,随着蚊媒活跃季节的到来,有伊蚊分布的地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寨卡病毒的风险。

  自2016年2月9日我国江西省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后,我国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均出现了输入性病例。截至5月15日,广东省共报告12例寨卡病毒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除新报告病例外,其他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根据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信息,对于寨卡病毒,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1.人们如何染上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伊蚊也传播基孔肯亚热、登革热和黄热病。寨卡病毒还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目前已经在血液、尿液、羊膜液,精液,唾液以及脑部和脊髓的体液中,发现寨卡病毒。

  2.哪里存在寨卡病毒?

  非洲、美洲、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的大陆,都报告存在通过伊蚊进行的寨卡病毒本土传播。

  有两种伊蚊能够传播寨卡病毒。多数情况下,寨卡病毒通过埃及伊蚊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传播。白纹伊蚊也能传播该病毒,并能通过冬眠在气温较凉的地区生存。

  3.北京是否有扩散风险?

  此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专家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感染。北京市监测无埃及伊蚊,因此输入性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

  此外,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及台湾嘉义县以南及澎湖县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北至沈阳、大连,经天水、陇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

  国家卫计委称,随着蚊媒活跃季节的到来,有伊蚊分布的地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

  4.人与人之间如何传播?

  根据国家卫计委此前表示,寨卡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有研究证明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在乳汁中曾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寨卡病毒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性传播:寨卡病毒可通过性传播,目前报告的少量病例均为男性患者感染其女性性伴。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感染寨卡病毒的女性可将病毒传播给其性伴。

  血液传播:寨卡病毒可能通过输血传播,目前已有可能经输血传播的病例报告。

  5.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如何?

  寨卡病毒通常导致轻微病症。常见症状包括轻微发热或皮疹,一般在被受感染蚊子叮咬几天后出现。虽然许多人根本不出现任何症状,但有些人可能还会出现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疲劳感。这些症状通常持续2至7天。

  受感染的孕妇与非孕妇在症状方面没有已知的差异。

  6.寨卡病毒病如何得到诊断?

  诊断以症状以及最近的经历(例如蚊子叮咬或去过发生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等)为依据。实验室检测可证实血液中是否存在寨卡病毒。但这种诊断可能不可靠,因为该病毒可能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黄热病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

  7.如何对寨卡病毒病进行治疗?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可用普通止痛和退烧药物治疗,且要休息并大量饮水。如果症状加重,病人应当求医。

  8.人们怎样预防寨卡病毒?

  蚊虫及其滋生地对寨卡病毒感染带来很大危险。预防和控制工作依赖于通过减少来源(去除和改造滋生地)以及减少蚊虫与人的接触来降低蚊虫数量。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10天以上,4周内避免献血,2-3个月内如发生性行为应使用安全套。

  9.胎儿畸形和神经疾患是否与寨卡病毒有关?

  大量新研究加强了寨卡感染与胎儿畸形和神经疾患之间的联系。在2013至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第一次寨卡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当局报告了吉兰–巴雷综合征异常增加情况。

  在2015年和2016年期间,一些国家和领地也报告,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出现增加和/或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中存在实验室确诊的寨卡病毒感染。

  迄今,巴西和法属波利尼西亚报告了小头症和其它新生儿畸形病例异常增加情况。但是,小头症目前只是记录的若干与怀孕期间寨卡感染有关的出生异常症状之一。

  10.前往受寨卡影响地区的旅行者应当怎样做?

  旅行者应当随时了解寨卡病毒和其它蚊子传播疾病,如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信息,如果担心,则应征询其所在地卫生或旅游当局的意见。

  应当建议孕妇不要前往正发生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旅行。孕妇的性伴侣如果生活在发生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或前往这些地区旅行,则应确保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做法或在整个怀孕期间戒绝性行为。

相关推荐
梁贵柏与《双药记》:下一个“青蒿素”在哪里?
文化
7天新增437例!疾控紧急提醒→
新京号
全球猴痘疫情再次拉响最高警报,专访世卫组织发言人
国际
登革热诊疗方案更新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