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故宫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网红公司的?
新京报 记者 闫妍 编辑 林其玲
2016-05-16 09:47

2015年,规模最为宏大的网红是谁?

故宫。

歪头卖萌的康熙帝等魔性IP风靡,脑洞大开的故宫衍生品销售开挂,2016年初《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出炉让女网友喊嫁修复师,故宫文创将粉丝经济玩的生龙活虎,可谓网红界规模最大的黑马。

近两年故宫博物院电商人气日渐攀升,2015年8月5日,故宫博物院的官方淘宝店登上了阿里巴巴聚划算进行大促。一个多小时,1500个手机座就已宣布售罄。一天内共有1.6万单故宫文创产品在聚划算平台成交。

截至2015年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其中在2013-2015年期间,故宫博物院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累计1273种。故宫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也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现在带你揭秘故宫文创的幕后故事。

故宫文创如何饶过“红墙”走向“凡间”?

故宫文创将各位皇帝、皇后……集体拉出来卖萌,网友不禁感慨,原来你是这样的故宫?!

庄严肃穆的故宫如何诞生“凡间”喜爱的文创产品?“产业细分 专业合作”模式是其“秘密”之一。

故宫博物院负责文创产品研发的团队——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会针对具体的文化创意提出设计思路,与合作单位的设计人员共同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深化设计,把控整个产品的设计过程。

“产业细分 专业合作”模式让故宫最快缩进了与大众距离,也使得其文创产品走出“红墙”,富有了趣味性、互动性、功能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放宽扶持,让博物馆早已告别依靠出租场馆实现创收的手段,文创产业让博物馆经济走上了快车道,博物馆在市场经济与本身的教育、公 益属性间找到了平衡。据统计,全国有超过2500座博物馆都有文创产品销售,十年前难以想象的“把博物馆带回家”成为现实。

“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这是201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博物馆条 例》第三十四条部分内容,被马克拿红笔仔细圈出。政策的放宽让马克的事业终于走上正轨,这片鲜有竞争对手的蓝海正式向他敞开怀抱。

你听过博物馆文创产业综合服务商吗?

马克是凝一文化的董事长,他的团队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授权合作团队之一。

目前故宫方面已经掌握了包括故宫淘宝和故宫商城在内的两大线上端口。故宫淘宝目前的粉丝量已经达到近30万人;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及互动媒体,累 计阅读量超过50万,故宫商城于去年元月1日正式上线,不同于故宫淘宝利用淘宝平台进行产品销售,故宫商城是故宫委托专业团队组建的网络销售平台,其上产 品更加侧重故宫文化创意衍生。

2000年马克毕业后即进入嘉德在线拍卖工作,可以算上是中国最早接触电子商务产业的一批人,在文博圈浸染多年,2013年看中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这片处女地选择创业,他要做的是“博物馆文创产业综合服务商”。

“博物馆文创产业综合服务商”是他自己定的称呼,“目前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刚刚起步,没有太多可借鉴的运营经验,我们就自己摸索博物馆文创产业合作的开发模式 和可行性”。凝一文化现在的玩法是集合产品创意开发、制造、仓储和推广销售业务。也就是个性化的为不同博物馆提供文创产业服务。

据中新网2014年报道,当时全国的博物馆就达到了3866座,全年推出的展览大约是2.2万个,接待观众达到5.6亿人次。“合作的博物馆数量增长后,将会产生成百上千的博物馆IP,这是个无限放大的市场。”文创确实是轻资产,但他相信IP的积蓄有一天会成为硬实力。

目前,凝一文化已创造200多个故宫文化衍生品IP,以故宫实体店和故宫商城为主要销售渠道,去年10月故宫商城入驻京东商城后,2月间销售额就完成了3倍 的增长。“国内这个领域太新,还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故宫文创产品,让大家去了解故宫博物院和它的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最关键的是宣传它 的文化。”马克说。

#故宫招了一波有毒的设计师#

#故宫招了一波有毒的设计师#曾成为网络热词,既要符合博物馆的文化品位,又要满足娱乐至上的时代法则,这些创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人员经常邀请文物专家进行专项指导,深入梳理和解读文物藏品内涵,选取出特色最为鲜明,兼具文化价值、艺术价 值与情感价值的文物元素,为文化创意研发寻找正确方向。研发部门将所选取的文物藏品元素详细介绍给设计团队,包括文物藏品的历史渊源、文化寓意、昔日的使 用者及背后的故事等,使设计团队充分领会文物藏品所蕴含的底蕴,了解研发对象与传统文化的紧密关联,让文物藏品的气质与文化创意产品的气质有效结合。

马克认为,博物馆衍生品设计必须要融合‘博物馆元素+当代设计+产品载体’三个维度,缺一不可。

凝一团队的三分之一人员构成是产品创意人员,这里的人才观很简单,“要找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在他们的手中诞生了唐代“胖妞”陶俑牙签筒、舞蹈女佣红酒塞、故宫版疯狂动物城....

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集中在博物馆流通体系内,销售仿造的产品相对比较困难。当以产品形式呈现的博物馆IP越来越多时,马克发现保护版权似乎成了令人头疼的事,大批仿造品出现在网络上,“面对这些,我们也很无奈”。

在IP即是财富的今天,文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版权和专利,专利含金量及转化利用率更是制胜市场的‘杀手锏’,但面对大批仿造者时,版权所有者往往是吃尽苦头的那个。马克决定未来的产品设置电子防伪标签,但面对造假方的低价竞争是否真的会起到作用呢?

取之于博物馆,用之于博物馆

“做博物馆文化衍生开发,它的母体IP都不知名,你怎么能生产出更牛的IP?博物馆的强大,就是我们强大的基础”马克说。因此,马克希望“取之于博物馆,用之于博物馆”。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仍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的难点问题之一就是,公益性文化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据模糊不清、存在政策缺位现象。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我国国有博物馆为事业单位,而对于事业单位必要的经营活动如何界定,却没有明确定位。一部分人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立 起来,将“公益”和“利润”、“经营”对立起来,将“不以盈利为目的”等同于“不能盈利”。过分强调博物馆的文化事业属性,没有建立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文化 创意产品研发与经营活动的正确认识。

“好多博物馆没有合作经营性质的公司,也就是我们帮助博物馆制作了IP衍生品进行销售获得了利润,博物馆都无法得到这笔收入。”马克说。

“但这个问题美国已经解决了,方向是成立博物馆文化产业基金。这笔基金取之于博物馆,用之于博物馆。博物馆投入经费帮助外包团队开发IP衍生品,我们获得盈利后拿出百分比的利润回馈给博物馆,不以金钱的方式,而是以完善古建维修、增加馆内藏品等途径。”

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措施,李克强指出,深度挖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马克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新闻,并写道“博物馆文创产业的春天来了”。

一切都存在可能。

 

文 / 闫妍

 

 

相关推荐
五一“进阶考”:谁在从网红潜力城市迈向实力城市
智库
中国城市公园数量最新排行,你的城市上榜了吗?
数据
智能拍摄链主养成记:在京十七年 从“破壁”到“扎根”
财经
海淀巾帼反诈先锋队的“她力量”,用智慧编织“防护网”
时事
从“鸡鸭口粮”到“淮河鲍鱼”,阜南做了什么?
新京号
2025年领导干部阅读推荐书目(2月)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四月影讯推荐 | 多部国内外影片上映!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震后曼德勒,生活还在继续;观鸟入坑指南来了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一揽子金融政策重磅推出;对基层医护晋升不宜“卡论文”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