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年轻的灵魂必须不安分
新京报
2015-11-16 02:30


比起前一集,《移动迷宫2》在整体色调和布景上都有大幅度的改变,从绿色与灰色的混凝土世界,进化成了沙漠中混杂着橘色与黑暗的灼烧。


年轻的考验一次比一次残酷。

  NO.502

  《移动迷宫2》69分

  观影时间:11月10日

  观影地点:百老汇影城国瑞城店

  观影人数:20人

  改编自詹姆斯·达什纳同名反乌托邦科幻小说三部曲的《移动迷宫2》,于2015年11月4日以2D、3D、中国巨幕内地上映。在相对低迷的影市里,表现还算不错,拿下了上映首周的票房冠军。根据电影票房吧数据,截至11月14日,该片累计收入1.8亿。新京报观影团组织了20位读者一同观看了这部影片。撰文:田颖

  反乌托邦

  奔跑吧,你们还年轻

  反乌托邦题材在文学创作中并不少见,最为著名的当属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以及扎米亚京《我们》组成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影像世界中也不乏《人工智能》、《华氏451度》以及《十二猴子》这样的口碑之作,而这股风潮如今吹到了青少年领域,《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系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看似波澜不惊的人类社会背后隐藏的是暗流涌动的城市暴动,起因可以是人工技术进步、世界末日灾难抑或是极端的阶级革命,觉醒的主角必须推翻极权个体对世界的强权统治。

  比如《移动迷宫》系列中,无论是逃脱怪兽和迷宫的牢笼,还是反抗成为病毒解药实验品的命运,以托马斯为代表的青少年们,在不断打破成年人们所建立起的新世界逻辑。在一定程度上,这过程就像是青少年踏入成人社会所将面临的种种冒险。第一部可以被称为高中阶段,没有任何历史印记的他们,在一处构建好的环境里,被教育要遵守迷宫规则,当然,他们不会听话,他们要寻求原因和自由;而第二部,更像是进入了大学生活,他们逃出了迷宫,来到了更广阔的地域,看似获得了所谓自由,但反而因此更加迷茫,走得越远心里越清楚有条看不见的绳索绑在身上。且不论青少年观众们能否意识到影片内义,但潜移默化中树立其主人翁意识、打破束缚的积极影响不可小觑。反观囿于恋爱、基情、成功学这样狭小世界观的国内青春题材,真心觉得年轻人多看好莱坞电影不是坏事。

  末日图景

  焦土试炼开启新世界

  不少人抱怨《移动迷宫2》看不到迷宫,但其实只是影片中文名的翻译问题,能理解片方是为了品牌保留熟悉度,可在副标题连“焦土试炼”或者“烧痕审判”都完全没体现,确实有点弄巧成拙,毕竟这才是走出迷宫后青少年们即将面临的考验。

  虽然在对话、剧情和悬念设置方面略显直白,大多数时候根本不留任何空间给观众思考,就从角色嘴里道了个一清二白,尤其是男主角迪伦·奥布莱恩饰演的托马斯,英雄主义光环太过浓重,而显得形象扁平化,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影片所营造的末日图景显然要比大多数青春科幻片更用心,迷宫出走后,导演韦斯·波尔创造了更为宏大的未来世界。“《星球大战》拍摄曾去过不同而多样的地形,创造出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我希望我的电影也能呈现得比它实际的模样更辽阔”,很明显,韦斯·波尔深受乔治·卢卡斯的影响,也分别体现在每部影片基本色调设定上,前作是路易斯安那潮湿闷热的绿色与灰色的混凝土世界,而续作则是新墨西哥阿布奎基沙漠中混杂着橘色与黑暗的灼烧。比如那场狂欢者的派对现场,墙壁上布满涂漆,吊灯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VHS录像带磁条,杂七杂八的小物件充斥着每个角落,用制作人威克·戈弗雷的话说,这就是世界在疾病肆虐毁坏后社会的模样,它拥有自己的氛围,而此时整个世界才真正开启了。

  ■ 导演Q&A

  也许根本不该离开

  问:同样是逃离被束缚的命运,在主题上,续作有升华吗?

  韦斯·波尔: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知道外头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在等着托马斯与林间斗士,那个世界受太阳与致命病毒肆虐。这些年轻人将会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定位,并且找出方法来拯救它,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在拯救世界与获得个人自由中取舍。

  问:这样的剧情设置有何现实意义?

  韦斯·波尔:第二集的核心疑问是:也许我们根本不该离开?这也许是你在经历青春期会有的疑问。你在孩提时代拼命想离开家,进入真正的世界。而等我们长大,便开始知道事情并不如我们所想。我们所试图揭露的外在世界,它的模样惊人而危险,对林间斗士就是如此。

  问:僵尸取代了前作中的怪物,这与惯常的僵尸片有何不同?

  韦斯·波尔:僵尸不单只是怪物,尽管他们非常可怕,但也会让人同情,因为它们曾是人类,而它们的生命被彻底扭曲。

  问:如何看待片中的WCKD组织?

  韦斯·波尔:WCKD是一个威权的象征,一个认为群体的价值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威权政府。这是年轻人会想要反抗的对象,他们想要自己的生活,想自己做出决定;另一方面,WCKD也并非百分之百邪恶。他们试着牺牲少数人找出解药拯救逐渐被灭绝的人类,可这正是道德的歧异点。

  ■ 观众评语

  有点像是《奔跑吧兄弟》和《行尸走肉》的结合体,故事和角色上没有特别出色,但难得在国内大银幕上看到这样疯狂的丧尸,小小的满意。(73分)

  难得有部没有你情我爱的好莱坞电影,布兰达和托马斯那段走向姐弟情,让我深深松了口气,很不喜欢被黑化的卡雅·斯考达里奥,但这种不喜欢也正说明了编剧还是不错的。(70分)

  都是反乌托邦青春片,《饥饿游戏》的大表姐好歹有点君临天下的风范,可迪伦·奥布莱恩实在没长一张主角脸,从头到尾都要自己说服自己才能相信。(69分)

  纯粹因为上部变成了《移动迷宫》的粉,但新作的剧情悬念什么的跟上部比有点差距,也许是因为要拍第三部吧,有点不伦不类的过渡之意。(65分)

相关推荐
绝对安全?量子通信迈出实验室,这次动真格的了!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脑出血为何盯上年轻人?6个高危习惯你中了几条?
时事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时事
还有一天!快来加入5月这场盛宴——
新京号
花落知多少:所有这些,因为会死,才活在我心里丨周末读诗
文化
选出“最年轻+首位女主席”,国际奥委会谋求“新意思”|京酿馆
观点
“北京德比”点燃篮球热情,新锐北控还需历练
体育
不拘一格降人才——赖亚文解读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及队伍名单
第一看点
管家宠粉|莎拉·布莱曼来了!快来北艺沉浸式“造梦”
新京号
一键解锁!2025临泉半程马拉松美食地图来了丨春游江淮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