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释永信被举报少林寺还是“净地”吗?
新京报 编辑 戴玉玺
2015-07-29 02:30

  总而言之

  释永信被举报的消息终于上了媒体头条,我对此一点都不吃惊。几年前,就听到各种关于他的负面传闻,现在只是举报者将这些小范围内的谈资扩散到全社会而已,且其内容较此前更为劲爆。

  释永信堪称中国最知名的大和尚,其个人毁誉与少林寺紧密捆绑在一起。近些年,少林寺一直在快速现代化与世俗化,但其倚赖的路径却一直充满争议。此番释永信桃色绯闻缠身,不可避免再度将少林寺的佛教转型成败置诸镁光灯下,接受考评。

  针对释永信的举报信息,其真假仍有待核实。少林寺认为纯属污蔑,已经报案。从举报者提供的材料看,只要警方介入调查,是否属实相当容易判定。此次相关爆料引发的风波更大,希望警方和佛教团体内部都不和稀泥,如确属诽谤,应追究举报人责任;如相关信息属实,释永信则需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

  从少林寺的官方网站公布的报案声明看,整个少林寺都在为释永信背书。这说明虽然表面上有现代化的努力,但在更根本的问题上,少林寺仍坚持传统的精神内核。此次即便举报仅有部分属实,少林僧团也要为基于偶像崇拜原点上的背书,而承担一损俱损的代价。

  围绕释永信和多年来的争议,也远不止步于其私生活,还和他所主导的整个少林寺的发展路径相关。在一般公众心目中,少林寺除了习武之外,更多将精力用于产业扩张之上。至少在外界的观感上,少林寺的人间化程度,是既往任何佛教团体所不能比拟的。

  但这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佛教进入20世纪,太虚法师提倡人间佛教以来,佛教为适应近现代社会,也做出巨大改变。我们不能说,佛教团体不能有自身的商业诉求,自耕自食、依靠信众捐款和其他不违根本教义的商业变现形式,原无优劣之分,适应时代而已。

  释永信和少林寺修建道场,也热衷公益慈善,但在很大程度上,宗教更像是工具、手段而非终极关怀的目的本身。如果做一个对照,在海峡对岸,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或星云法师的佛光山所践行的人间佛教,则满满充盈着宗教情怀。

  针对释永信的各种传言,都对他和少林寺构成颠覆性毁损,加深了人们对其缺乏宗教精神的成见。

  公允地说,释永信有其过人之处,但这种过人之处主要应用在世俗化的层面,还是在出世法上亦有表现,则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如果没有后者的成就,则所有假借宗教便利而获得的名利,都不免有欺世盗名之嫌。

  就此而言,释永信和少林寺实际正面临一个机会,在举报信引爆舆论,退无可退之际,恰可直面挑战,还自身一个清白。

  □韩福东(专栏作家)

相关推荐
评论区竟能买到低价烟?名烟拆盒短视频的非法生意经
时事
网红进口“玫瑰盐”调查:不符合食用盐国标,专家称“智商税”
消费
对话卜卫:她的田野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为什么亏钱也要飞?航司“以价换量”博弈
时事
不到一年两次被查,重庆燃气“抄表混乱”何时休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号称“几十块就能买”的网红黄金手机贴,可能只是塑料片
新京号
医院难开进口药,医保体系呼唤市场化改革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闻8点见丨关注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从体操队长到跑酷世界冠军
时事
网约车与反垄断: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文化
被造谣“十万彩礼做女友”女生:我不是货架上的商品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