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境外NGO代表及美英徳驻沪总领事座谈。
新京报快讯(记者涂重航)“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欢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做好境外非政府组织服务管理工作。”7月25日,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在上海共同召开境外非政府组织座谈会。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主持会议并作出上述表示。
此次受邀参加座谈的有部分境外非政府组织驻华代表和美、徳、英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据悉,此次中方高规格召集境外非政府组织人士座谈,听取相关意见,彰显国家层面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向外界释放出更加积极、开放和包容的信号。
中国立法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
据了解,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去年年底,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截至目前,该草案二次审议稿已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完毕。
草案中明确,国务院公安部门及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
草案一经对外公布,立即引起境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
7月25日,与会的部分境外非政府组织驻华代表及美、徳、英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对此草案也表达了关切,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在会上表示,立法就是要听取各方的意见。这次草案稿向社会公布后,共征集反馈意见几百条,远不及其他一些立法草案的意见多,这说明此次的草案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同时,他也很重视美、徳、英总领事提出的宝贵意见。
徐显明也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不会因这部法的制定而改变。中国走向法治的目标不会改变,制定这部法恰恰是中国加强法治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次的座谈会选择在上海这个对外开放标志性城市召开,也显示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坚定不移。
7000家境外NGO无法可依
“我们在中国20年来工作成功,第一个经验就是要遵守中国的法律。” 25日,美国全球联合之路大中华区主管陈熙表示,他们开创与中国当地的NGO组织以及基层政府合作模式,推进很多大型而复杂的公益项目。
陈熙当天作为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之一,讲述了他们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他说,他们在中国开展了诸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入学等项目,这些活动都离不开中国多个机构和组织的合作。
与全球联合之路一样,同样来自美国的世界健康基金会也很早来到中国。1998年,上海市政府与世界健康基金会合作建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国顶尖的儿童专科医院。
据了解,该中心小儿先心病手术成功率超过97%、小儿白血病五年无病存活率超过85%,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数以万计的中国孩子在这里重获重生。
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上海办公室项目总监徐丽华表示,世界健康基金会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合作历史。如今中国已是该基金会在全世界第二大项目区。他们在中国的成功模式也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项目提供范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长期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有1000 个左右,加上开展短期合作项目的组织数量,总数可能已达7000个左右。每年通过境外非政府组织流入我国的活动资金可达数亿美元,其活动范围涉及扶贫、助残、环保、卫生、教育等2 0多个领域。
目前,我国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可依据的法规主要有两部:一是1 9 8 9 年6 月颁布的《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以外国商会为其管理对象,主要是那些由境外在华活动的商业机构或人员设立,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的非营利性团体。二是2 0 0 4 年3 月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其中有对外国基金会进行管理的相关条款。
上述两部法规只是涉及目前在华活动境外非政府组织中的两种类型,对多数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的管理一直无法可依。
中国支持境外NGO来华发展
听取各方的发言后,郭声琨表示,制定《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不仅是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依法引导和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依法保障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依法保障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这将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开展合法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郭声琨强调,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发展,继续为境外非政府组织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更好的环境和保障。中国是法治国家,希望境外非政府组织深入了解中国国情,自觉遵守中国法律,根据本组织的章程和宗旨,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活动。
座谈会上,来自世界健康基金会、德国工商大会、英国英中贸易协会、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全球联合之路、香港沪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等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也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上海市市长杨雄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公安部副部长陈智敏、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上海市副市长白少康出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