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卫计委发布防医托“六提示”
新京报 记者 孔晓琦 编辑 陈思 刘喆
2015-07-10 15:23

  新京报快讯(记者孔晓琦)7月9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为打击“医托”违法行为,发布公众就医“六提示”。

  7月6日,新京报独家刊发《疯狂医托,组团坑人》调查报道,揭露“医托”通过在北京西站、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等外地来京就医者集中的地点,通过扮病友、引诱等方式,将患者骗至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诊所通过低价药高卖谋取暴利。业内人士揭秘,医托跟诊所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

  据北京警方通报,7月6日当天,北京警方侦破北京史上最大“医托”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犯150名,警方披露,“医托”傍上“中医小诊所”,成本几十元的药品卖到上万元。

  7月9日,北京市卫计委在官网发布消息称,为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医托”违法行为,提高公众安全就医意识,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市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特就公众就医提示六点建议。

  ■ 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于自称是“病友”、“患者家属”、“医生朋友”、“车站工作人员”、“医院工作人员”等的陌生人搭讪,及其提供医师、医疗机构治疗疾病的信息不要轻信,请理性看待各种渠道、媒体发布的医疗广告、医疗服务保健信息。

  二、请仔细查看医疗机构的各项公示信息(含但不限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中药饮片价格),与其悬挂的牌匾、出具的票据等是否一致。

  三、请仔细查看处方的药品名称是否公示,特别是中药饮片处方是否公开了各味饮片名称,价格是否与公示一致。

  四、就医后请保留好就诊的各项资料,包括门诊手册、处方、收费收据等。

  五、患者就诊前可登录北京卫生信息网查询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资质信息,登录北京卫生监督网查询就诊机构和医师的执业记录情况。

  六、患者在公共场所遇到类似“医托”(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各大网络论坛、健康交流网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的人员,往往采用欺骗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到一些无医疗资格、水平不高的诊所、门诊部等就诊,部分医托甚至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抢夺财物)人员,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公示信息不全、处方不公开等行为,请主动拒绝继续就医,并及时拨打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进行投诉举报。

相关推荐
早安北京0625:高温黄色预警中;28日起有线电视频道调整
北京
内含福利 | 「地铁健康提“素”局」上线!通勤路上Get健康Buff~
新京号
探访北京海淀高考考点:“一举高粽”、向日葵等细节营造温馨氛围
教育
老人突发脑梗生命告急,应急总医院“极速手术”
时事
近6500名东城学子明日赴考,16个考点准备就绪
新京号
我区三家医院招聘大夫
新京号
公检法共建“西城守未联盟”,十大案例筑牢未成年人防护墙
时事
区卫健委招聘额度管理人员25名
新京号
家中若停电,别慌——
新京号
应对极端大风|国网北京电力43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待命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