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卫计委发布防医托“六提示”
新京报 记者 孔晓琦 编辑 陈思 刘喆
2015-07-10 15:23

  新京报快讯(记者孔晓琦)7月9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为打击“医托”违法行为,发布公众就医“六提示”。

  7月6日,新京报独家刊发《疯狂医托,组团坑人》调查报道,揭露“医托”通过在北京西站、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等外地来京就医者集中的地点,通过扮病友、引诱等方式,将患者骗至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诊所通过低价药高卖谋取暴利。业内人士揭秘,医托跟诊所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

  据北京警方通报,7月6日当天,北京警方侦破北京史上最大“医托”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犯150名,警方披露,“医托”傍上“中医小诊所”,成本几十元的药品卖到上万元。

  7月9日,北京市卫计委在官网发布消息称,为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医托”违法行为,提高公众安全就医意识,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市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特就公众就医提示六点建议。

  ■ 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于自称是“病友”、“患者家属”、“医生朋友”、“车站工作人员”、“医院工作人员”等的陌生人搭讪,及其提供医师、医疗机构治疗疾病的信息不要轻信,请理性看待各种渠道、媒体发布的医疗广告、医疗服务保健信息。

  二、请仔细查看医疗机构的各项公示信息(含但不限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中药饮片价格),与其悬挂的牌匾、出具的票据等是否一致。

  三、请仔细查看处方的药品名称是否公示,特别是中药饮片处方是否公开了各味饮片名称,价格是否与公示一致。

  四、就医后请保留好就诊的各项资料,包括门诊手册、处方、收费收据等。

  五、患者就诊前可登录北京卫生信息网查询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资质信息,登录北京卫生监督网查询就诊机构和医师的执业记录情况。

  六、患者在公共场所遇到类似“医托”(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医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各大网络论坛、健康交流网站、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的人员,往往采用欺骗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到一些无医疗资格、水平不高的诊所、门诊部等就诊,部分医托甚至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抢夺财物)人员,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公示信息不全、处方不公开等行为,请主动拒绝继续就医,并及时拨打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进行投诉举报。

相关推荐
家中若停电,别慌——
新京号
应对极端大风|国网北京电力43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待命
北京
10时至22时,风力最强时段!非必要不外出!家里停电这样做——
新京号
走进极端大风应对指挥中心:六部门联勤值守,随时调度应急力量
北京
极端大风之下,北京的一次应急大考
北京
“就这?这场风根本没有预料中大啊!”或许你还忽略了一些事
新京号
早安北京0206:最低温-12℃;第三代社保卡启动第二批换发
北京
面向全国招聘!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2月17日北京中小学开学,这份开学攻略请查收
时事
活动预告|本周志愿服务活动已发布,快来参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