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用19年琢磨“幽默数学”
新京报
2015-06-29 02:30


图为学生付童童为刘永江所绘的漫画,表情充满喜感。

学生评价 幽默的您让数学不再那么枯燥!

  姓名:刘永江

  出生年月&出生地:1973年3月,河北省昌黎县

  所在学校&所教科目:北京市第九中学,数学

  个人推荐的一本书:《发现的艺术》

  2015教育格言: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当了19年数学教师的刘永江一直在琢磨,如何把枯燥、抽象的数学课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由衷地喜欢,而非被动地接受。

  2001年开始,他就尝试把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细节中感受数学的存在。

  这种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他的评价是:“幽默的您让数学不再那么枯燥!”

  思考如何让数学课生动起来

  1992年,刘永江考进了河北师范大学。四年后,他毕业时正逢北京中小学教师青黄不接的时期。那时,他毅然只身来到北京,在石景山区一所初中校担任数学教师。

  2000年,刘永江调入北京市第九中学担任高中数学老师,至今已有15年的时光。起初,刘永江仍遵循传统方式授课,即按照课本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再通过让学生海量做题来巩固和掌握数学知识。但他发现,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并不能真正地喜欢数学,更多地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被动学习。

  2001年,刘永江申请了一个北京市的专项课题,这个课题触发了刘永江的改变。借助对课题的研究,刘永江反思了过去的教学过程,同时开始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让课堂生动起来,又不背离数学本质的东西。

  把生活中的事情带入数学课

  此后,刘永江开始尝试着把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引入到数学课上。

  高中数学中,有一节课程内容是讲数学概念中的函数极值,刘永江讲课时就结合了学校后面的一片山脉。他说,山脉上有一些小山峰,每个山峰都是一段上的极大值,山谷就是极小值。“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很感性地理解什么是一段函数的最大值,什么是所有函数的最大值。这比单纯讲数学概念效果更好。”

  刘永江说,如果仅仅从功利的角度看,两种教学方式的差别其实并不是很大;但若从教师角度看,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后,自己教得比较轻松,也比较高兴。而从学生的角度看,能感受到学生比原来更喜欢上数学课,“这种喜欢不是因为高考而不得不认真学习,而完全是内心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自我评价“矛盾的结合体”

  刘永江对自己的评价是“矛盾的结合体”。他的课堂喜欢热烈、活跃,但他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有时甚至有点严厉。

  他说,从自己的教学风格看,他喜欢把课堂的气氛调动得活跃起来,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沉闷。学生也表示,刘永江在他们眼中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人,课上与他交流问题时从不会感到拘谨、紧张。

  虽然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幽默的老师,但另一方面,他对学生学习标准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刘永江说,如果学生违反了约定的事情,他会毫不留情地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相关推荐
读书周 | 点击查看这些TVSer的独家书单!
新京号
彭凯平×萨尔曼·可汗:你准备好把孩子交给AI了吗?
新京号
文化名家进校园,九旬作家王蒙为首都大学生现场开讲
教育
罗 素:根本的幸福有赖于对人和事物充满善意的兴趣
新京号
盖茨青年时的兴奋与慌张,像极了你今天面对AI的样子
新京号
GPT-4.5发布史上最大最贵模型,但不是最强模型
科技
为何“吃一堑”后很难“长一智”?
文化
马斯克发布AI大模型Grok3 数月后将开源
科技
当作业出现“AI味”,老师如何当好“设计师”?| 新京报快评
观点
一间书房,两颗“大脑”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