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校园小超市何以能成“红顶”生意?
新京报 编辑 李丰
2015-05-29 02:30

  来论

  据报道,衡阳市的衡山县和衡东县,8名中学校长和3名总务处主任突然被带走调查。据悉他们与一家名为“衡阳楚康商贸有限公司”可能存在非正常经济关联。而这个公司下属的超市,已经遍布除湘潭外的湖南13个地州,在大量的中小学里都有开设。

  毫不起眼的校园小超市,居然牵出8名校长与3名总务处主任,校领导们纷纷栽倒在这样的蝇头小利上,堪称阴沟翻船。

  校园的小超市尽管表面看来的确一点也不起眼,其受众面顶多也只是在校的师生,其经营的商品类型,也多半只局限于文具、零食之类,但校园超市可是享有不同于其他超市的独家经营权。即便在校园门口就有别的超市,学校依然可以通过严禁学生校外购物,将学生的消费需求留在校内,而垄断所形成的定价权,也注定了校园超市享有比一般超市更高的利润。

  既有规模,又有“独家定价权”,可以设想,当一家公司掌控遍布13个地州的校园超市,这背后将是多么可观的利润。只不过超市谁来开,这钱该谁赚,属于校领导权力。当权力可以被用来变现为商业利益,更意味着校领导角色的错位。

  除了惩治相关学校领导之外,在这场权钱交易中,楚康商贸有限公司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其中的相关责任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也是值得深究的。

  □吴江(职员)

相关推荐
天水幼儿园血铅事件:严惩到底才能避免事故重演|新京报社论
观点
小熊电器:从大湾区“网红小家电”跻身全球品牌榜百强
企业资讯
子规夜半犹啼血:追念傅国涌先生
新京号
岁末年初之时,重温《浮生六记》中的古代日常
文化
“好风气”何以浸润人心——北京市顺义区“好风气机制建设”实践调研
新京号
12年前,他们在北大许下10年之约......
新京号
你是否有记录身边经历的习惯?| 从角落里走出的身边写作
文化
“从未消失”的凯特王妃
国际
《校园之殇》:直视伤痛 拯救心灵|北京文学
文化
文科“青椒”,在学术外寻找意义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