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金丝猴“山寨史”
2015-05-26 02:30

订阅
创意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193万元!这是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因仿冒意大利费列罗公司商标,吃到的首张天价罚单,也创下了近年来上海对商标侵权案件行政处罚金额的新高。
翻开上海金丝猴的历史,借助“跟随战略”,它一路“山寨”过大白兔、徐福记、力保健、喜之郎的标杆产品。但这一次,它栽进了与费列罗的商标侵权案中。
然而,山寨、抄袭大品,并非金丝猴一家独有。
新京报记者梳理国内糖果行业的侵权案件发现,“傍名牌、抢地盘”,成为业内惯用的“潜规则”,山寨模仿的竞品同质化严重,结果却是市场份额几乎被外资糖果品牌挤占。一味模仿竞品,恐怕是越来越走不通了。
详见B12-B13版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