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 深圳首超香港排第一
新京报
2015-05-16 02:30

  社科院发布调查报告,北京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全国第三,港沪位居前两名;人均存款余额香港最多

  新京报讯 (记者贾世煜)昨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2014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北京排名全国第三,香港、上海位居前两名。在2014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北京位列第8,深圳、香港、上海位居前三名。

  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在京发布。

  综合经济竞争力北京第八

  报告显示,2014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苏州、北京、澳门、无锡,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之列。

  “与2013年相比,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深圳取代香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无锡取代佛山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中,天津的综合增量竞争力最高,而澳门的综合效率竞争力优势明显。”报告中称。

  据报告的副主编王雨飞介绍,报告课题组在研究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时主要考量两个指标,一个是城市的经济增量,还有一个就是城市的综合效率。

  在全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香港排名第一,北京则位居第三。报告分析指出,虽然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赶超,但是相对于内地城市而言,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优势仍然十分明显。

  人均存款余额北京第三

  报告显示,人均存款余额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深圳、北京、澳门、上海、东莞、广州、珠海、杭州和厦门。

  报告分析指出,比较近几年的结果来看,香港已连续三年名列首位,北京始终徘徊在第2和第3位。深圳的变化较大,2013年排在第7位,2014年却跌出了前十,2015年又超过北京升到第2位。

  除了城市经济方面的排名,报告还对城市宜居指数进行分析排名。王雨飞介绍,今年报告课题组特意选取了排水管道密度来衡量宜居指数,而排水管道密度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无锡、丽江、东莞、澳门、莆田、天津、常州、上海、中山。

  在解释选择原因时,报告指出,城市洪涝灾害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宜居的核心难题,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就引发广泛关注。因下水道管网的有效排水而被公众冠以“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之名的青岛,每每遇到大雨都被作为样板而为公众津津乐道。

相关推荐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五大重点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京
微众银行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商讯
一周碳要闻:AI耗电引发碳信用狂欢(碳报第153期)
财经
圆桌解码!“育评用”一体共筑人才发展新生态
新京号
芜湖,引育更多面向未来的科创型企业!
新京号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制度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北京
北京11举措,精准纾解游戏电竞企业“急难愁盼”|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品上市首日全国销量第一,奈雪的茶走红背后的密码
消费
407万人才汇聚,全球科创版图的“苏州坐标”正在崛起
时事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