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女司机被打事件中的“正当性危机”
新京报 编辑 王健
2015-05-07 03:30

  议论风生

  据报道,成都女司机随意变道遭暴打一事又有新进展,在当事人最新采访视频中,被打女司机母亲声泪俱下地为女儿的别车行为“辩解”,称她是为了去搞一个慈善机构。“为了这点事她有点激动,就不小心别了一下。”

  这样一桩看似普通事故,在短短几天历经数次反转后,还在持续发酵,从暴力行为到路怒症,从不安全驾驶到人肉搜索出来的所谓既往道德污点,随着舆论大势的几次反转,变成一个说不清辩不明的舆论漩涡,牢牢占据着各大新闻网站头条,引得无数人为此耗尽口水和脑细胞。

  此事的奥妙就在于,在这样一个事件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所想看到的东西:私家车主们看到了让自己苦恼多年的“路霸”和“侵略性驾驶”,甚至安装行车记录仪的必要性;心理学家们看到了“路怒症”;窥私者们看到了这位女司机的80多次开房记录;而更多人看到了网络上喊打喊杀的社会戾气。

  但有趣的是,就在女司机私人信息被公之于众,媒体纷纷撰文谴责人肉搜索时,女司机母亲“别车是因为赶着做慈善”的说法,却被无数网民们报之以“呵呵”。原本用慈善博同情的“杀招”,并没有有效反转舆论,反而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忙着去做慈善”就可以别车吗?其中的逻辑硬伤显而易见,被“呵呵”也毫不稀奇。相比于打人者的道歉和之后的默不作声,女司机一方,不管是被打女司机父亲“有水军故意引导网络舆论”的说法还是“做慈善”的辩解,每一次回应,都像是在为自己挖坑,让想要同情她的人为她大大捏了一把汗。

  任何人都不能用动机的正当性来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辩解,然而在公共讨论中,几乎人人都会这么干:用女司机别车来论证她“活该被打”;人肉搜索出开房记录和违章记录,仅为继续证明她是一个坏人;就连女司机母亲,也用“赶着做慈善”为女儿别车辩护。每个人都试图证明自己是“正当”的,不管法律怎么规定,只要与自己观念里的“正当性”相悖,就活该被“踩上一万只脚”。

  所以,这事的狗血之处,就是如同发生了核弹般的连锁反应,以正当为理由,不断制造新的失当。

  □阿曼(媒体人)

相关推荐
遭遇品控与合作双重课题:茉莉奶白如何化解开年风波?
消费
自由点卫生巾母公司去年营收增五成,销售费用为研发支出17倍
财经
雅各布·布克哈特:我早就知道,我的人文理想与现代无缘
文化
逃避意义的“巨婴化”:日本流行文化的哲学诊断
文化
临终关怀之难,从医学到哲学层面
文化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人文历史
文化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我想写的是一部记录时代的编年史
文化
95后的另类劝学:动画科普“讲故事”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直击中国航展,多机型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