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放不放烟花能否让“社区自治”
新京报 编辑 李丰
2015-02-21 02:30

  ■ 社论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130个城市出台烟花爆竹禁放措施,有530余个城市出台限制燃放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禁令,倡议人们春节减少燃放鞭炮,对违规燃放实行处罚。可是,史上“最严禁燃令”,还是没挡住“霾锁春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消息显示,受到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影响,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全国20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其中40多个城市空气为重度污染。

  禁令加倡议,这是我国治理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两手抓”,客观而言,“两手抓”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可是,这距离“绿色春节”还有很远的距离。舆论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把原因归为习俗和传统观念,有禁令、有倡议,可人们的传统观念不除,燃放烟花的旧习就改不掉。

  观念的转变,当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可是要等所有人的观念都转变,那需要十分漫长的过程。目前的行政性禁令或文明倡议,可以促进老百姓观念的逐渐转变,但还很难打动所有人。治理燃放烟花爆竹问题,比行政禁令和文明倡议更有效的办法或许是社区居民自治:更深入的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

  对于行政部门颁布的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有不少社区居民是不理解的,认为政府部门管得过宽。而且,由于制订禁令,并没有通过立法程序,只是行政拍板,因此,禁令的合法性也遭遇质疑。有关燃放烟花的禁令,近年来一直争议不断,在禁与放之间左右摇摆。那么,为何不由各个社区的居民委员会,来决定本社区(小区)是否燃放烟花爆竹呢?

  社区居民燃放烟花爆竹,直接关系到社区的环境卫生以及安全,如果大家一起讨论,绝大多数居民反对燃放烟花爆竹,那么,这一社区就可以要求所有居民都不得燃放。由于是社区居民共同做出的决定,生活在一个社区的居民,如果要挑战大家做出的决定,依旧燃放烟花,将会顾及情面,而由于大家都参与了决策,因此也有责任去监督落实,任何居民都可以站出来,制止其他居民燃放烟花爆竹。而且,由于是各社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因此,这避免了行政禁令的一刀切,更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

  目前也有一些社区居委会,在节日期间倡议大家不要燃放烟花,发布宣传单,可没有多少人会理睬。这是因为社区居委会,代表的还是行政进行管理,而不是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自治方面,我国已经提了很多年,希望通过社区自治,建立和谐社区,但没有把社区居民的力量真正调动起来。实行社区自治,就要真正让居民拥有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

  其实,很多类似燃放烟花爆竹的老大难问题,政府要都管起来并不容易,这需要发挥社区自治的作用,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自治、自主能力增强,会帮助政府解决很多问题。

相关推荐
道真:“全域通办”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新京号
抖音健康新版公约发布 多方共议下的治理进化论
财经
育儿补贴包括哪些种类?谁能领、领多少?
第一看点
风筝线飘到龙潭公园墙外马路上空,“隐形利刃”应该怎么管?
北京
心理老师来之后,孩子才出现心理问题?
时事
一把手访谈|北京广电局局长:视听文旅融合,艺术呈现北京风景
北京
展望2025|房地产十大趋势:洗牌、赚慢钱,比拼“好房子”
房产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韩国中产最大的焦虑来源:教育
文化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中国万达·2024黄河口(东营)马拉松暨好运山东·马拉松城市联赛(东营站)新闻发布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