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莫让微信公众号成为抄袭者的天堂
新京报 编辑 戴玉玺
2015-02-02 02:30

  议论风生

  新年伊始,微信上便是一片由抄袭问题引起的“道歉潮”。“1人原创,99人抄袭”,成了微信公众号的真实写照。然而道歉和抄袭仿佛是一对平行线,先抄再删帖道歉。抄袭的公众号就这么心安理得。

  抄袭者并非义务帮原创作者扩大影响力的活雷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一些无良的“大号”就是寄生在原创作者身上的吸血虫,损人利己、不劳而获。微信公众号,何以成了抄袭者的天堂,版权保护的法外之地?难道我们还要走互联网早期那条“先抄袭后治理”的老路子吗?

  平台提供商腾讯公司早期为了推广微信公众号,迅速占领市场、凝聚用户,导致了平台的粗放式扩张,但管理与监管却没有跟上高速发展的微信公众号业务。从而导致了如今的尾大不掉。而微信公众平台乃新生事物,目前尚属于版权保护与监管的盲区,让原创作者维权难,抄袭者“违法”成本几乎为零。再者读者的举报、抵制热情不高,往往只关心公众号的内容,却很少关注究竟来源何处。

  平台提供商治理监管乏力、相关法律法规缺位、读者漠视抄袭行为,再加之巨额利益的驱使,微信公众号想不成为抄袭者的天堂都很难。

  成因复杂,因而打击微信公众号的抄袭乱象,就必须各方联动。作为平台提供商的腾讯有责任更积极地打击抄袭现象,同时出台更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近日,公众平台面向认证的媒体类型公众号公测原创声明功能,让人看见了治理抄袭的诚意。除此之外,微信还可以通过研发一些限制性技术手段而遏制抄袭行为泛滥,甚至可以成立版权认证与交易平台,既对原创者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又能对转载行为进行规范。保护好知识产权,才能提升微信平台的美誉度。

  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打击抄袭的战役中来,尽快扩大已有版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外沿或者制定专门针对移动新媒体领域的版权保护条例。

  而原创者也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取证、曝光,甚至付诸法律行动,让侵权者付出代价。当然,普通读者也不该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微信公众号抄袭泛滥,看似不会影响到读者利益。管你原创不原创,有好东西看就行、方便自己阅读就成,是不少人面对抄袭时的态度。但殊不知,抄袭的泛滥,会压缩原创作者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一旦原创作者全线撤退,读者也就无法再阅读到高质量的内容,而整天只能被鸡汤、养生、代购刷屏了。

  □夏熊飞(媒体人)

相关推荐
随意点击“官方链接”被间谍钓鱼 国家安全部公布三起网络攻击案例
第一看点
《宝藏小城漫游记》开栏啦!带您邂逅荣成四季浪漫
新京号
最新一批AI受害者,是中小学语文老师
新京号
本周六!钱粮市集焕新起航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 | 李现“打鸟”火出圈 这份观鸟入坑指南请收好
时事
缤纷五一,嗨游榆阳!这份假期必玩攻略先码住!
智库
大兴榜样 | 爱岗敬业的TA
新京号
投敌叛国、倒卖情报,“高智”间谍刘某被判死刑
第一看点
以艺术之名点亮乡村 清华美院与延寿镇签约
乡村
网易云音乐、QQ音乐“抄袭”罗生门背后,在线音乐市场增速放缓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