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告人杨飞(右一)李金福(右二)杨雪萍(右三)在法庭上受审。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刘洋)为多家公司有偿删除负面信息,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简称口碑互动)法人代表、总经理等三人被控非法经营罪今天在北京朝阳法院受审。据介绍,他们曾为新华人寿等客户提供有偿删帖服务,如删大网站的帖需要3千元。
他们是继网络大谣“立二拆四”、秦火火之后,在公安部打击网络专项行动中被控制的被告人。
帮物业、保险公司等大客户删帖
该案上午在朝阳法院二层最大法庭审理,公诉人四名,四名被告律师统一着律师袍出席。被告单位为口碑互动,被告人为杨飞、李金福、杨雪萍。据介绍,李金福是口碑互动法定代表人,杨飞、杨雪萍分别为总经理和公关部总监。杨飞、李金福负责公司主要经营。
公诉机关指控,口碑互动自2012年至2013年多次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有偿删帖服务,经营数额共计21万余元。增城市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保险),均曾花钱铲负面新闻。
“认罪。”三名被告人一致表示。杨飞称公司2008年正式开始经营,他成立时便一直担任总裁,负责战略规划、客户开发等工作,删帖主要由杨雪萍主管的公关部负责。公司为国内比较有名的上市公司、知名品牌做品牌建设、内容影响等服务,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扫描,正面信息汇报客户。负面信息则提醒客户关注、解决,会根据客户需要辟谣或删除。他说,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营销服务刚开始,公司是最早成立的一批,逐渐根据市场、客户需求探索出了这一经营模式。
删三帖给编辑、中介一千元
李金福说,公司年收入大概7、8千万,删帖业务是特殊环境下的行业潜规则,“是不好的社会氛围”。但他说一直不知道有偿删帖是犯罪行为,直到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后他们才知道涉嫌刑事犯罪。杨雪萍说,司法解释出台后公司曾专门开会,停止删稿服务,替换为发稿服务。
根据口碑互动副总裁等其他员工证言,称该公司2011年正式开始有偿删帖,费用公司有明确规定,一般删网易等大门户网站要三千左右元,小网站一千元左右。确定删帖后,杨雪萍及下属员工找网站编辑或中介删帖,再把链接、删除时间等信息汇总表交由杨飞签字支取费用。“公司一般跟客户要钱比较多,给删帖人费用比较少,公司主要赚差价”,一名员工说,他上班以来一般一天删20多个帖子,删帖越多绩效越高。如删3个帖子,他给中介或编辑一千元左右费用。
一名负责删帖的中介称他有一个公关群,如果杨雪萍等人找他删帖,他没有亲自删帖的能力,便到群里找能删帖的人做,他赚取差价。
客户公司每月花3万元删帖
根据杨飞证言,碧桂园、新华保险这些公司签合同时都有删帖要求,定期会向公司付款。杨雪萍证言称,公司每月支付中介、编辑等删帖人的业务款便达十几万,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则更高。其中,碧桂园分别于2012年初至2013年底共花近13万删除200余条负面信息,新华保险于2013年删帖花了9万元,其中每月删帖费用3万元。
公诉人建议对口碑互动判处罚金,对三名被告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辩护人做罪轻辩护。
该案未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