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盘点】《人民日报》笔下的影视剧“红黑榜”
新京报 记者 刘莉 编辑 陈思
2014-12-31 20:07

  继《人民日报》上周批《匆匆那年》等青春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后,今日又以评论员随笔赞电影《智取威虎山》“唤醒我们心中的杨子荣”。号称“史上最混乱”的2014贺岁档,竟引党报频频发声,不禁引发众多关注。

  在2015年即将到来之际,让小编带大家回顾和盘点近年来那些被《人民日报》点过名的影视剧,看看你的“心头好”是被点了赞,还是被拍了砖?

  红榜

  1、《智取威虎山》 银幕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

  点赞理由:我们见惯了进口大片裹挟美式价值观横扫票房,见惯了三观可疑、剧情狗血的粗制滥造横行无忌……当青少年不识邱少云、黄继光,只认得蜘蛛侠、美国队长,会不会真的相信“漫威英雄”拯救世界?杨子荣、阿庆嫂等艺术形象,我们大可敞开胸怀,拿来为这个时代补充骨气和底气。

  2、《一代宗师》 时代的舍我其谁、敢作敢当

  点赞理由:叶问的武林,是那个时代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叶问的选择,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共同抉择。“武术的境界有三: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何尝不是人生的境界?又何尝不是家国的境界?

  3、《让子弹飞》 “站着挣钱”,很需要

  点赞理由:上映两天票房过亿,作为商业片既赢票房又赢口碑。有人说,这源于导演姜文的独特魅力;也有人说,这源于在商业框架内的一份坚持。但或许并没有那么复杂。别把名声过度与金钱挂钩“坐着挣钱”,别为了迎合而任人宰割的“躺着挣钱”,多一点以品质打动人心的“站着挣钱”,即使天分有缺,但只要对观众抱有诚意,老老实实把戏做足,依然能赢得尊敬。

  4、《大秦帝国》 以史为鉴传递正能量

  点赞理由:不以某一个历史人物或时代断面为节点,而是以一个完整的辉煌时代为题材,借助200多集的篇幅来呈现大秦帝国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多方面的联想,引发了对那段恢弘历史的省思。

  5、《木府风云》 民族题材的和谐主旋律

  点赞理由:不仅展现了丽江迷人的风光和魅力习俗,更通过木府内外的正邪较量,讴歌了纳西人民开放亲和、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表达出爱好和平、拥护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

  黑榜

  1、《匆匆那年》 为赋新词强说愁

  拍砖理由:青春应是仰望星空的青春,而我们目前的国产青春片缺乏奋斗色彩,把成长的代价等同于放弃爱情、梦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这批青春片与其说在怀念已然消逝的青春,不如说只是讲述了一个没有青春的青春故事。

  2、《小时代》 “小”了时代 窄了格局 矮了思想

  拍砖理由:青春可掠单纯之美,但幼稚是她隐形的伤疤。今天,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小时代》们,或者因为票房有利可图,就无条件地纵容《小时代2》《小时代3》的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个人或者小团体的资本运作或许成功了,但是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却失控了。

  3、《富春山居图》拉低电影市场品位

 

  拍砖理由:对硬件投入过多的精力,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影人的“大片迷思”,正如一些电影专家指出的,如今的中国电影遭遇的是“三薄三厚”的问题,即“薄了创作厚了制作”、“薄了艺术厚了技术”、“薄了人文情怀厚了商业利益”。这样的“厚此薄彼”,不断拉低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品位。

  4、《甄嬛传》以恶抗恶腐蚀社会道德

  拍砖理由:近几年流行的官场小说、宫斗剧的一个共同主题是权谋:谁的权术高明谁就能在社会或职场的残酷“竞争”中胜出;好人斗不过坏人,好人只有变坏、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

  5、《乡村爱情》 缺乏农民情感

  拍砖理由:面对诸多民生艰辛,农村剧应当给观众带来超拔苦难、突围困境与抚慰忧伤的希望和信念,而不是一味地回避。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缺乏对农民的真诚体恤和温暖。

  新京报新媒体实习生刘莉

  综合人民日报、人民网报道整理

相关推荐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雄安: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地标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