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改变压库带来的风险,车企需分担责任
新京报
2014-12-15 02:30

  ■ 一周谈

  距离12月31日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无论车企还是经销商,恐怕大多数还处于“夜不能寐”的状态——压库再次成为众多经销商的“梦魇”。对于车企来说,压库是年末提高销量的利器,良好的业绩需要压库“出一把力”,而对于经销商来说,压库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压力和更大的销售压力,这两种压力均会给经销商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加大,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经销商自身,而其身后的车企同样不能幸免。若有经销商退网或是无法生存,车企的销售、网络布局、品牌形象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然,在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之前,压库不会给车企带来多少负面影响,但照目前的趋势,最后一根稻草终究会落下,对各方的影响也会呈现出来,改变现状的需求异常迫切。此前有报道称今年至少有半数以上经销商亏损,虽然不能把亏损均归结为压库所致,但压库确是因素之一。改变这一现状,车企有责任也有义务,经销商同样需要努力。

  不可否认,压库是车企在现实条件下多少有些无奈的选择,但在新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出台之前,或者说在无法改变车企在流通领域强势地位的前提下,压库无法避免。既然现实如此残酷,也只能接受;为了生存和稳定,需要减弱或消除压库带来的风险,其实这也是破解压库的关键所在。

  对车企而言,给经销商配送适销对路的产品是方法之一,适销对路的产品是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如当下热销的SUV。而如果配送一些滞销产品,如在一线市场配送几无销量的微型车,只能说车企在跟经销商“耍流氓”。在提供合适产品的同时,恰当的商务政策和营销手段必不可少,想要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销量必然要有非常手段,如更多的价格优惠。

  对经销商而言,其实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但为了化解自身风险,同样需要自己的努力。拓宽销售渠道是不二法门——可以尝试当下非常受关注的电商,或是在尚未覆盖到的地区做营销活动。但这些仅仅是治表,根本的方法还是提升自身经营水平,塑造自身品牌形象,从而达到提升销量的目的。

  当然,不压库而回归市场才是终极目标,也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何立军

相关推荐
汽车反“内卷”第二枪打响:车企承诺“60天返利”治理拖延症
汽车
陶 然:通过改革稳房价,可控缓慢下降是最好结果——深度解读房地产未来
新京号
车企智能驾驶改辅助驾驶背后:响应监管要求,消费者驾驶回归理性
科技
兴利权臣还是被遗忘的先知:王安石变法的现代经济学解释
文化
新闻8点见丨京城飞雪迎春;新京报记者卧底调查存款如何变保险
时事
“AI幻觉”:一场人机之间的认知博弈
时事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电商百亿补贴下的手机灰产漩涡;揭秘黄金回收陷阱
时事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