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发现丰台之美:绿色环保的街道,有情有爱的社区
2014-10-16 20:59

太平桥街道位于西城、海淀、丰台三区交界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而发展,管理职能也在逐步调整变化。近年来,无论是在自然环境改善,还是在环境设施建设方面,太平桥街道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社区管理和居民服务方面,街道办和居委会通过各种有益尝试,逐步探索出一套结合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办法。

 

市花月季进社区

 

今年8月13日上午, 2014年北京“(市花月季进社区、绿色植物进家庭)”活动在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办事处的万泉寺东社区拉开帷幕。为了推进美丽北京建设,为首都人民提供更加美丽、和谐、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首都绿化办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市花月季进社区”活动。花卉进社区活动为提升社区绿化水平,解决社区多绿少花问题,满足市民身边增绿添美的基本需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丰台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太平桥街道办事处共同在太平桥街道万泉寺东社区打造了一处试点工程,将市花月季引入小区,精心营造了一个社区里的月季园。据统计,社区月季园共栽植月季3.5万株,有丰花月季、大花月季、树状月季、藤本月季共计10大类,其中,“梅郎口红”等大花月季品种、“光谱”等藤本月季,以及高端大气的树状月季,让小区居民大开眼界,爱不释手。不少人兴奋地说,这回可方便了,不用去公园,在自家的小区里就能欣赏到如此多姿多彩、馥郁芳香的月季花。

 

此次花卉进社区的主题是“市花月季进社区,绿色植物进家庭”。活动现场,首都绿化办、北京屋顶绿化协会、丰台区绿化办等领导向社区居民代表赠送了盆栽植物。这些植物的盆器非常特别,都是用可乐瓶、纸箱等废弃物改造而成的。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号召社区居民自己动手建设美丽社区;用灵巧的双手,让废旧物变废为宝、美化家居生活。北京屋顶绿化协会的专家还现场传授了利用废旧物进行花卉种植的技巧。很多受到启发的居民表示,回家后一定要一试身手。

 

太平桥中学的“屋顶小农庄”

 

近年来,屋顶绿化成为缓解绿化用地紧张、提高城市绿化率的重要途径。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与北京市农业局技术推广站合作,在太平桥中学综合楼屋顶花园南侧打造一处“屋顶上的小农庄”,通过种植谷子、芝麻、荞麦、花生等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并搭配一些景观农作物、观赏椒等多彩的蔬菜品种和葫芦、南瓜等爬蔓蔬菜,打造一个独特的集展示及科普于一体的屋顶小农庄。此举不仅拓展了丰台区屋顶绿化的新领域,同时也为太平桥中学提供了一块既有花草、又有农作物,植物种类丰富的生物教学课堂实验基地。

 

太平桥街道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开始实施屋顶绿化以来,该街道至今已形成以建银饭店为中心向四周区域辐射的屋顶化带共16297平米。2012年实施太东里、太中里、太西里、莲花池等建银大厦周边的9个居委会办公用房共6480平米;2013年度太平桥中学、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太平桥街道办事处办公用房等建银周边单位5处8618平米。

 

屋顶绿化的实施,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辖区绿化面积,改善了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而且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直销蔬菜进社区

 

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大概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周边配套设施不全,买菜难。为此,太平桥街道联系了新发地便民菜车公司,将新鲜蔬菜送进小区,并为老年、残疾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上门送菜服务。目前,便民菜车已开进莲花池、天伦北里、万润、丽湾、蓝调、万泉寺东、三路居等7个社区,平均每周送菜两到三次不等。

 

直销蔬菜进社区,听起来简单,实行是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街道的工作人员对新发地便民菜车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菜品销售渠道、种类和销售价格。与销售人员协调沟通,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服务项目等反复磋商,加强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安全;协调物业部门提供免费销售地点,减少中间环节差价,降低销售成本。

 

此外,工作人员还对路旁乱行车现象进行规范整治,摆放禁止停车公示栏,在每辆车上张贴温馨提示,方便菜车进出及居民采买。

 

现在,便民菜车所售蔬菜、水果确保新鲜、明码标价,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送菜上门服务,全年为居民提供20种低于市场价格的限价菜,将实惠送到家。

 

莲花池社区养老慰老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太平桥街道通过盘活辖区闲置房屋、引进专业家庭服务中心等措施,开办了莲花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努力探索一条破解社区养老路径。

 

街道将原有的莲花池社区办公用房进行装修、添置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健身设施。为保证养老服务中心正常运行,街道制定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负责对社区养老保障体系日常运行的检查督促、协调指导。为保证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服务,并尽量减少街道的负担,街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进了易盟集团旗下95081家庭服务中心,由其为莲花池养老服务中心日常运转提供相应服务。

 

现在,莲花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既有早点、营养配餐,老人们还可以点餐,内容丰富、花样繁多。早点包括现炸的油条、油饼、新蒸的包子及玉米粥、豆腐脑、馄饨和鲜榨豆浆。营养配餐非常实惠,一份10元,两荤两素、四菜一汤,主食和粥汤无限量供应,设有固定食谱以及临时食谱。点餐服务是面对有特殊需求的老人及周边居民。

 

此外,该辖区老年人还可以享受“有偿、低偿、无偿”的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服务。

 

“饭菜挺合口味,价格也比外面的便宜。”“年纪大了,自己照顾不了自己,能住在这里,有专业的护理工作人员照顾,太方便了。社区托老所就是老年人的第二个家!”毛阿姨由衷的说道。毛阿姨是莲花池社区居民,今年90岁了,自今年6月起就住进了太平桥街道莲花池养老服务中心。对这里的服务,她十分满意;随后,由于腿部摔伤不能自理的文阿姨也搬了进来。

 

在这里,老年人可以听戏、打牌、喝茶,与其他老人聊天。为丰富辖区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莲花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开设了戏曲放映室、阅览室、棋牌室、舞蹈室等。

 

目前,莲花池养老服务中心运行良好。下一步,太平桥街道将对这一运行方式进行全面评估,调整优化,进而形成模式在辖区有条件的地方推广。

 

为老旧小区注入新活力

 

老旧小区的管理是不少居委会和街道办所面对的一大问题。太平桥街道的负责人介绍,老旧小区通常设施老化、物业管理缺位、居民自治热情不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太平桥东里小区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工作人员了解到,老旧小区管理难题综合起来主要是两方面问题,一是硬件设施老化,主要表现为楼体老旧、管线设施陈旧、停车位不足、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缺乏;另一个是管理缺位,物业服务不正规甚至缺失、日常保洁不到位环境脏乱、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政府既不能放手,也不能抓得太紧。为此,街道探索形成了“政府扶持、社区搭桥、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街道、社区、居民联动的三级管理网络。

 

为此,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进行节能改造、楼体粉刷、屋顶防水等硬件设施升级;投资77万元完成社区内花园、廊架改造及路灯安装工程,建成3250平米休闲文化娱乐广场;在重点安全隐患部位安装技防设施48处,全面提升小区宜居指数。规范日常管理,投资29万余元委托专业公司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日常保洁,对3.1万平米绿地进行养护,解决环境脏乱问题;规范停车管理公司,逐步引导小区实现规范化管理。通过创新志愿者反哺工作模式,为志愿者购买上门理发、托管宠物等服务,提供购物折扣等方式,激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志愿服务。目前太东里小区志愿者队伍已从最初的80人发展成现在的165人。

 

采写/新京报记者王荟

摄影/资料图片

原标题:发现丰台之美:绿色环保的街道,有情有爱的社区
相关推荐
本周预告发布,五一假期活动提前知晓!
新京号
本周活动预告|内含清明假期志愿服务安排哟!
新京号
近期活动预告|内含清明假期志愿服务安排哟!
新京号
【推荐阅读】中国社区慈善的独特价值、既有实践与未来发展(下)
新京号
活动预告|本周志愿服务活动已发布!
新京号
【活动预告】国庆假期去哪里?近期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等你来!
新京号
城市的智慧决定它的颜值: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文化
【活动预告】本周志愿服务等你来打卡!
新京号
【活动预告】本周志愿服务等你来打卡!
新京号
沉浸式解锁北京演艺消费--来门头沟这里,把周末过成节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