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企“吃空饷”也要严查
新京报
2014-09-27 02:30

  ■ 社论

  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对国企的“影子员工”问题启动一次全面的筛查,不仅要查清“影子员工”并全部清理,更要查清背后的利益交换,将其作为反腐的又一突破口。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涉嫌受贿3558万余元日前公开受审。其中一个细节引人关注:在长达6年多的时间里,国有控股企业广汽集团安排刘铁男之子吃空饷、收股份,未到岗挂名领取薪金就有121.306万元。此前,类似国企“影子员工”曾多次现形,能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多是官员妻子、子女、兄弟乃至情妇。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严查吃空饷,不过,这样的查处只限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国企吃空饷问题并未引起关注。其实,就吃空饷的规模而言,国企吃空饷的问题可能比机关事业单位更严重。国企招聘比机关事业单位宽松,一些如金融、能源等国企的待遇,比机关事业单位还好,所以,一些官员亲友都被安插到了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一年不过吃掉几万元的工资,但国企吃空饷,一年吃掉的工资动辄几十万,甚至有的人不仅吃空饷,还吃干股、吃分红,金额几百上千万计。

  国企吃空饷,和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并无本质区别,它吃掉的都本是属于全民的财富。所以,对于国企吃空饷,同样也要严查,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对国企的“影子员工”问题启动一次全面的筛查,不仅要查清“影子员工”并全部清理,更要查清背后的利益交换,将其作为反腐的又一突破口。

  当然,治理国企吃空饷,不能光靠一时的查处,建立长效的机制更为重要。国企中长期以来存在“权力关系户”现象,暴露出国企招聘机制的混乱。按规定,国企招聘用人需要公示,以接受社会监督,但现实却是,有的国企在公开招聘之外,都有另一套内部招聘运作,这是个亟须堵上的漏洞。

  另外,也要看到,官员之所以能随意向国企“塞人”,说到底是因官员手中权力对企业拥有巨大影响力。在官员有权力决定国企重大事项的权力结构下,即便不考虑国企预算软约束,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通行权,在审批制下尽快拿到批文,势必对官员行寻租。寻租的本质是“寻权”。“影子员工”只不过是方便寻租的一种形式罢了。除了这种形式外,包括某些球类俱乐部会员卡等,都是寻租的形式。可以说,只要权力拥有者对企业有生杀予夺之权,对企业重大事项有审批权,寻租就必然存在。这也不仅存在于国有企业,而且也存在于民营企业中。

  也就是说,国企与权力的裙带之所以形成,关键就在于政府部门权力过大,审批过多,干预过多。要切断这根裙带,既要有反腐这一治标之策,更要有放权这一治本之策。这里,可以引用刘铁男本人的深刻反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审批权应当大量下放到市场,从源头上解决政府不该管的一些事,包括给企业家自我调控的控制权,形成一个系列化的不是单独的下放、而是要完善制度,来防止以权谋私”。应当说,刘铁男的反思揭示了“影子员工”滋生的土壤。进一步推进政府的自我放权,真正实现企业“法无禁止即许可”,是治理国企人事腐败,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腐败联盟的根本之策。

  相关报道见A16版

相关推荐
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二集《风腐同查同治》
第一看点
太原:吃得甚有头脑
文化
9名干部聚餐饮酒,1人死亡!鲁某某被免职
新京号
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寸步不让!
政事儿
新闻8点见丨雨燕“年度体检”;嫦娥六号如何月背采样和封装?
时事
2023年对国资央企党组(党委)管理干部立案审查调查411起
第一看点
宗庆后,“布鞋老总”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生
消费
6名“一把手”在省委党校宿舍聚餐饮酒致1人死亡,官方披露细节
政事儿
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三集《强化正风肃纪》
第一看点
当农村孩子们走上“好大的舞台”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