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川亚运会颁奖礼仪小姐
韩国仁川亚运会引人瞩目的不仅是赛事,还有漂亮的颁奖礼仪小姐。亚运会组委会方面表示,此次颁奖礼仪小姐都是“纯天然”未经整形的美女。
有中国网友则高呼,这些“没整容”的美女咋长得也那么像呢?是“纯天然”掺了水还是我们脸盲?
其实,“漂亮的女人都是相似的,不漂亮的女人各有各的不漂亮”。美女长得像,还真有点科学道理在里面。
韩国最漂亮美女合成照
“美”有一套普遍标准
古希腊雕塑告诉我们一个关于美的数字:1.618。这个黄金分割线一直存在于所有美的事物中。当然同时也存在于一个完美的面部中。比如:从发际线到下巴的脸长是两耳之间脸宽的1.618倍,从鼻尖到嘴唇中间的距离是整个鼻长的1.618倍。
最美的嘴唇,全世界至今都是公认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国古代画人像,则讲究“三庭五眼”。即从发际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到下巴的距离,三庭应均等;而五眼则是以一只眼睛的长度为衡量单位,面宽为5只眼长度。两眼间距离为一只眼睛的距离。
韩国美女自然也有比较公认的标准,2011年,韩国网民发布《韩国最漂亮美女合成照》的帖子,将金泰熙、李英爱、宋慧乔等合在一起,受到粉丝追捧。韩国一整形外科教授研究称,绝大多数韩国人喜欢眼睛较大,鼻梁较挺,上嘴唇较薄鼻子下面到下巴间距较短,两腮稍微细长的脸型。
想必亚运会组委会在挑选美女方面,也有比较统一的标准。
发型妆容统一难以分辨
近日,现身节目媒体见面会的鲁豫换了个发型,简直判若两人,网友惊呼“像郑秀文”。
大脑在辨识一个人的面容时,总是作为一个总体来记忆,而不是把眼睛眉毛鼻子分别记住。所以,我们通常可以记得一个人的总体面容,却不能很好地记住一个人的五官,稍微清晰一点便于描述的,只有发型。
正如此次亚运会的礼仪小姐们,发型一致无疑增加了观众辨识的难度。再加上服装统一、妆容相似,想分辨也难啊。
对其他种族“知觉窄化”
高鼻梁、深眼窝,长得差不多,这是亚洲人对欧美人的印象;扁平脸、黑头发,都是一个样,这是欧美人眼中的亚洲人。
其实不光我们看韩国美女,我们在分辨所有外国人的脸时也力不从心,因为我们有“知觉窄化”。
一份研究显示,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通常被称为“异族效应”。这个现象早在1991年就被D·斯蒂芬·林德赛等人发现了:人们对于同种族面孔的记忆力比对不同种族的要好。
后来又有研究显示,中国婴儿在3个月大时,对美国白人、中国人以及非洲人的面孔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6个月大时能够识别中国人和美国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非洲人面孔;9个月大时只能识别中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美国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
这说明,在我们知觉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发生了“知觉窄化”,丧失了这种分辨异族面孔的能力。这符合进化的需要——我们平日接触最多的是同族,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因此人脑自动调试以适应需要。
这或许能从科学上解释为什么我们感觉韩国美女们长得都一样。
Yeong-Seon Jang ,1971年韩国小姐参赛选手。
Yeon-Joo Park,1972年“韩国小姐”。
是否真如所说没整过容?
此次亚运会组委会表示,颁奖礼仪小姐都是“纯天然”未经整容的美女。
不过有数据显示,韩国女性大约有30%~40%左右的女性做过重睑、隆鼻等。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韩国的男性也开始加入整容大军,比例大约可以占到整容人数的20%。
韩国的整形美容是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在寸土寸金的首尔江南区,就有繁华的“整容一条街”,这里是首尔著名的整容医院汇集地,云集了几百家整容诊所,有些大楼里甚至挤了几家诊所,三四个招牌重重叠叠,可见整容业的发达。
但韩国的整形流水线也出现了弊端:很多去韩国整形的美女脸型同质化程度很高,“撞脸”的几率很大。
今年的韩国小姐选美,还来了一次美女“大撞脸”,50多名佳丽似多胞胎。虽然官方回应说,所谓“撞脸”不过是韩国高超的化妆术发挥了作用。但有媒体梳理了整容业高速发展之前,韩国小姐的样貌——他们之间差别还是蛮大的。
资料来源:中新网、新华网、《今晨六点》、中国知网等
新京报新媒体见习编辑 左燕燕 李婷婷 编辑 祝炳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