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控海”身名裂名人且思量
新京报
2014-08-19 02:30


房祖名(右)曾在微博上发布与柯震东的合照,两人虽相差9岁,但友情至深,多次在公共场所同进同出。

  【咬文嚼字】

  kòng hǎi 控 海

  文艺圈人吸食毒品,是古已有之的恶习。上溯至东汉魏晋,跨南北朝以至隋唐,名士文豪们就有炼制服食丹药五石散的风气。所谓五石散,主要是一些含铅、砷等有毒物质的混合制剂,据说能在短时间令人意乱神迷,与今日毒品的效果类似。五石散的副作用有让身体发热、皮肤发红易破损,所以服散者药后常身着柔软破旧衣物走路散热。散步在文言中又称“行散”,便与当时靠走路消解药力的习惯相关。服散盛行时,天子公卿、僧俗两造均以之为美,贵族士绅阶层风起景从,恰如今日粉丝模仿偶像的行为。也多有服散者中毒殒命。

  时至晚清民国,鸦片大为流行,时人对鸦片还美其名曰“福寿膏”。当时的文艺圈,也就是戏曲曲艺界也未能免俗,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抽大烟的片段,就是当时京剧演员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如北京时调《探清水河》仍保留了“提起了松老三,两口子卖大烟”的词句。

  对吸鸦片,江湖春典有单独的说法,叫“控海”或者“啃(口语音kèn)海草”。草指烟,海草便指鸦片;而控海中的“控”则与今天的网络流行语中的“控”含义暗合,有极度喜好、沉迷上瘾的意思。北京是大码头,三教九流五方杂处,因此街谈巷议提到某某“控海”,不少听者也会心里一凉,暗道这人完了。

  人在江湖,万象归春。好事未必能让说相声的赶上,坏事一定有份。“相声八德”之一的“万人迷”李德鍚,就是一位啃海草的。生意极盛时的万人迷,也称得上日进斗金,常为当时的军阀权贵演出。后来不幸染上赌博、吸毒的恶习,不但坑家败产,身体也不能胜任演出需要,最终在沈阳郊区客店外的一条小河沟寒病交困而死。天大能耐,临了落了个倒卧,叫闻者悚然。

  文艺圈成为吸毒的高发地带,但愿明星们能多想想“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这话,别叫名利来得容易,去得更快。

  □靳海舟(娱评人)

相关推荐
“智数未来有AI相伴”数字经济主题网评活动在京启动
北京
圆桌热议:贸易变局之下,如何打造经济新动能? |新京智库
智库
上海克莉丝汀破产清算,曾经的“烘焙第一股”难以东山再起
消费
新闻8点见丨中俄伊将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会晤;杨铭宇黄焖鸡致歉
时事
举办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到底有何意义?
科技
日本收藏中的“中国形象”嬗变:从自我内化到客观观照
新京号
芜湖10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专访来了!
新京号
山海交响乐万家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乐与戏剧的碰撞
娱乐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是关于“失去”的艺术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