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什刹海居民可自愿申请腾退外迁
新京报
2014-08-16 02:30

  什刹海试点胡同院落居民住房与环境改善工程启动,计划外迁疏解居民一到两成

  新京报讯 (记者马力)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什刹海地区,将启动大规模院落修缮。记者昨天从西城区了解到,什刹海试点胡同院落居民住房与环境改善工程已经启动,将本着“居民自愿腾退”的原则,计划外迁疏解10%到20%的居民。

  系文保区 不会采取拆迁方式

  据介绍,此次住房改善方案涉及的范围: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至前海东沿及鸦儿胡同15号院西侧路,东至地安门外大街东侧西城区辖区内沿街建筑。

  在试点期内,按照试点片区居民住房改善政策及程序,也接受试点片区之外居住改善意愿强烈居民的预申请登记,并针对其中居住条件特别困难并符合试点片区住房改善政策条件的居民,在试点片区剩余安置房源范围内签订住房改善协议。

  此次试点采用的是住房改善的“字眼”,而非“拆迁”。对此,什刹海地区住房与环境改善项目总指挥部表示,什刹海地区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建设原则上不能进行大拆大建,因此该区域不会采取拆迁的方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而是以“综合服务、平等协商、居民自愿、整院改善”为原则展开的惠民政策,是在居民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展开平等协商。

  指挥部表示,此次什刹海住房与环境改善以试点院落为基本单位,须征得院内全体居民同意后方可进行整院改善。

  补偿采用安置房和货币两种方式

  据介绍,此次什刹海地区居民住房改善政策是在保留原住民的基础上,适度展开人口疏解外迁工作,外迁疏解人口比例在10%-20%之间。疏解工作完成后,原住民将作为老北京文化保护的一部分长期留居本地。此外,此次改善住房工程只是针对居民居住的胡同院落,不涉及文保场所。

  对于腾退后的院落,后续还将建设修缮四合院,也可能建设一些公共文化设施,传承老北京文化。

  “我们提倡的是整个院落的整体修缮工程,如果一个四合院内大部分居民不想走,就无法进行修缮,这部分尚无计划。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院子的大部分居民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两户,这种情况下,这一两户居民可能需要平移到其他院子,和其他院子里不愿走的居民共同居住。”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此次试点的方式包括房屋对接安置和房屋货币补偿两种。安置房源为昌平区回龙观融泽嘉园,该房源均价为10700元/平方米。申请人应安置房屋建筑面积=申请人原房屋建筑面积×安置系数(本项目安置系数为7.5)。

  货币补偿方面,试点院落住宅评估基准价格为45362元/建筑平方米。

相关推荐
早安北京0715:最高温30℃,有阵雨;6002人拟取得积分落户资格
北京
孚王府启动签约腾退,涉及居民200余户
北京
新闻8点见丨北京一处旧址启动签约腾退;北京地铁首次全网支持五大卡
时事
临泉公开引进教师!54人
新京号
头条 | 刚刚公告!事关教师资格考试!
新京号
2025夏季高考准考证开始打印!附详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新京号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北京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陶 然:通过改革稳房价,可控缓慢下降是最好结果——深度解读房地产未来
新京号
《住房租赁条例》全文公布,9月15日施行,专家解读→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