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甲午战争与中国百年历程
新京报
2014-06-14 02:30

  【榜书解析】

  对于近代日本来说,1904年的日俄战争才是让其跻身于世界列强的大事件,而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不过是“文明和野蛮之争”,是其掌握东亚霸权的基点,战争的胜利极易被归结为不必讨论的必然结果。这种视野忽略了甲午战争在东亚地区的深刻历史含义。就近代中国而言,甲午战争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促生了大众的国族意识,以及近代中国的海权意识。

  甲午战争结束已经120年,期间中国经历了曲折的现代化过程,中日之国力也有了新的逆转。然而在甲午之年,如何反思甲午挫败的根源与抚平割地赔款所带来的历史伤痛,仍然值得我们思索沉吟。新上榜《甲午殇思》汇集了刘亚洲、金一南等二十多位军事研究者心血,从中日的政治、军事、战略等方面多角度分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得失,以及对时下中国的影响。并提醒国人,海上的威胁并未远去,当保有忧患意识。

  甲午战争60年后,正值抗日战争的尾声。发生在1944年的腾冲之战是中国抗战史上难得的全胜攻坚战,该战促进了滇缅战场的胜利。《1944:腾冲之围》以海峡两岸和日本、美国的各种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战地电文、“三亲者”回忆等材料为基础,相互参证,详加辨析,以逐日甚至逐小时的密度,描画出残酷的战争图景,读者借此可以了解“八年抗战”短短四字中所包蕴的一切,重新理解“艰苦卓绝”的血肉意义。

  中国在经历百年屈辱之后重新崛起,以焕然一新的心态重新参与世界秩序的构建。这种态势在某些个体的经历中呈现出来,水均益最新的力作《益往直前》,便是以冲锋在新闻前沿的记者视角,揭秘亲历伊拉克战争、欧债危机、朝鲜炸毁核设施等重大国际新闻背后的真相,讲述采访普京、梅德韦杰夫、安倍晋三、卡梅伦等国际风云人物的独特感受。并以20年来脚步遍布全球的采访经历,记录了中国参与世界的脚步。

  而历经百年屈辱之后重新崛起的中国,以海权之思维全面部署南北海疆,最近中日、中越之冲突均与此一局势有密切的关系。值此之际,中国如何扮演大国的角色,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勿蹈日本当年崛起的覆辙,亦应加以仔细思索。

  □周绍纲

相关推荐
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调查百年纪念系列活动开幕
北京
门头沟区召开2025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调查百年纪念系列活动调度会
新京号
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为什么西迁欧洲,百年后又东归中国?
新京号
今年北京市77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北京
第34届中国围棋名人战闭幕 常昊:期待名人战办成“百年老店”
新京号
对于芜湖来说,老海关精神有何深意?
新京号
老芜湖海关,复活了!
新京号
走百里蒙洼旅游廊道,品淮河无限风情
新京号
首届“国网生活节”五一启幕,活动宠物友好
体育
两甲子的喝彩!北影节300余部影片打造光影盛宴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