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张艺谋找到新的历史感觉
新京报
2014-05-27 02:30

  【“归来”系列评论之七】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前日已攻破2亿元票房大关。该片把历史命题哲学化,既是当下的生存技巧,也是装旧酒的新瓶子。有了总比没有好。

  取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运动的故事片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经有过一个小热潮。这股热潮与文学界的“伤痕文学”热遥相呼应,产生了一批样式各异的电影作品。比如警匪片样式的《春雨潇潇》《戴手铐的旅客》;爱情片样式的《婚礼》《小街》;喜剧片样式的《小巷名流》;音乐片样式的《生活的颤音》;青春片样式的《枫》以及情节剧样式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巴山夜雨》《苦难的心》《于无声处》《第十个弹孔》《泪痕》等等。

  这些影片应和时事、要求单纯,以拨乱反正洗雪冤屈为主调,黑白分明,善恶清晰。有趣的是,这些影片大多都有一两首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哀婉抒情的音乐是这类电影释放压抑最有效的方式。

  这之后的近30年,此类题材电影数量稀少且命运多舛。《霸王别姬》《活着》《蓝风筝》作为上世纪90年代历史情节剧的经典,在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风光一时,而在国内却一直处于被主流话语遮蔽的状态,原因并不复杂,这几部影片对于重建制度信仰的上世纪90年代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由此看张艺谋导演的《归来》,如何在历史价值观多元碰撞的当下,既让熟悉那段历史的观众重拾感伤的人性缅怀,又规避风险,对于一向感性的张艺谋导演来说,他的策略是套用标准的“文革”历史模板,不带任何历史脚注地讲述一出家庭情节剧。

  张艺谋似乎并不在意是否该对历史模板本身进行改造或重写,这在影片前25分钟的故事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而是希望这个模板能够承载更本质化的人间伤痛与历史悲欢。从不堪的历史中归来,回到家中,三两亲人,一咏三叹。因此,在这出家庭情节剧中,所有戏剧性的构成因素都不具有限定性的历史感,除了那场芭蕾舞剧之后齐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段落外,影片中的情节和桥段大抵都可以套在任何骨肉离散、心因性失忆的故事上。

  在本体层面上,《归来》精确精致,无一处闲笔,细节相互支撑,互为因果,加上三位演员精彩的演出,使影片十足感人。对于大多数走过共和国前30年历史的普通人来说,每个家庭的人间悲喜剧或许是最具本质意义的,在政治伦理之外更真实的家庭伦理。当影片结尾,陆焉识陪冯婉瑜在飘雪的车站共同等待另一个自己出现的时候,这个朴实的家庭情节剧被赋予了“等待戈多”的荒诞性。

  把历史命题哲学化,既是当下的生存技巧,也是装旧酒的新瓶子。有了总比没有好。张艺谋为当下的“文革”题材电影找到了新的历史感觉。

  □吴冠平(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

相关推荐
北京大学举办建校127周年“家·年华”校友返校日系列活动
新京号
西河古镇,精彩上演!
新京号
头条 | 界首“小孩哥”太硬核!玩耍时凭历史知识发现2000年前古墓!
新京号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新京号
传统文化+科技!这届艺术节“很雄安”
新京号
夫妻登山迷路,密云消防历时5小时成功救援
时事
北大教授如何解码中国电影“时代之问”?
新京号
【党建园地】文化自信的特殊地位
新京号
《北上》翟子路:运河少年血液里流淌着不畏难、不服输精神丨角色
娱乐
86岁钱理群谈生死:尊严地老去比多活一天更重要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