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如何完成空中“接力赛”(3)
新京报
2014-04-16 02:30


图/Gettyimages

  (上接D03版)

  “这是中国首次地面急救、空中直升机急救、跨境医疗转运的全程无缝隙空中医疗转运的一次成功案例。”

  空中救援体系的建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其保险公司通过北京的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的直升机进行了及时的空中转运和治疗,所需费用由其保险公司承担。但目前国内主要保险公司的医疗险或意外险产品,都还没有明确覆盖航空急救。刘阳称,“我国的空中急救体系刚刚起步,费用昂贵。北京的直升机急救费用大概需要3万元/小时,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高昂的费用也成为阻碍空中急救体系发展的障碍。

  ■ 空中救援案例

  从拉萨到北京空中接力

  2013年7月9日,一位美国犹他大学系主任,在中国进行为期三周的巡回学术讲座期间,从林芝返回拉萨途中突发车祸,致使全身多处内伤并骨折。事发当日,患者立即致电美国blue cross blue shield保险公司,随即被送往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并根据伤情于7月18日从拉萨转运至北京接受进一步治疗。据了解,绝大部分的美国人都上了blue cross blue shield的大众医疗保险,个人所支付的2250美元医疗费之外,100%报销海内外所有的医疗费,遭遇安全意外后,由保险公司先行垫付所有费用。

  8月5日,华彬航空接到国际救援公司紧急转运请求,将该患者从北京转运回国进行治疗。当晚就提交了天津至韩国的飞行计划,仅3个小时就收到民航局的批复。与此同时,华彬亚盛呼叫中心收到医疗团队的转运建议:“由于患者无法自主活动,转运条件十分苛刻,必须保证快速且平稳移动,才能避免二次损伤。”然而通过救护车从北京转运到天津的方式无法达到患者的转运条件。

  后来经反复论证,调整飞行计划,最后决定,启动直升机贝尔407医疗专机,将患者从距离医院最近的北京停机坪,通过机翼对机翼的转运,将患者直接送到固定翼医疗专机所处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停机坪,然后直接飞往韩国。直升机贝尔407完成了专业医疗救护改装,经机务维修人员反复调整后,增设了一个担架位,配备LifePort生命支持系统,能给病人做简单的输液、包扎、心脏复苏等服务,其中机内配备的氧气容量达2800升,能持续供氧7-8个小时。确保担架位安全平稳,以避免患者在转运途中可能造成的二次损伤。与此同时,紧急申请距离医院最近的停机点,申报飞行计划。

  空中救援方式主要分为直升机救援和固定翼救援,前者一般用于短途急救,后者用于长途转运。

  “仅3个小时就收到民航局的批复”这点被国内众多的通用飞行器爱好者津津乐道。根据今年年中有望出台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紧急救护任务将可在45分钟内获得批复。

  (下转D06版)

相关推荐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5日)
时事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5日)
新京号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发挥空中作战优势,扑救多地森林火灾
时事
邀你组队一起捐丨如何创建自己的“一起捐”小队?
新京号
芜湖试点“可借车道”,在这些路口!
新京号
北京延庆无人机驰援缅甸泰国地震灾区
北京
小行星猎人:怀着敬畏之情仰望星空
文化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实现原地侧空翻
科技
东航执行首班救援包机驰援缅甸震区,运送37名救援人员5吨物资
财经
国航派出救援包机驰援缅甸震区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