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搜救失联航班,还要做什么?
2014-03-11 20:09

订阅
1发布搜救进展信息
信息量大,消息真伪难辨,确认需要时间。
主要部门: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交通部、民航局;中国外交部、中国民航、中国交通运输部;越南交通运输部、搜救前线指挥办公室等。
2收集数据,调查失联原因
目前有各种分析,多个可能性无法排除。
主要部门: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民航局、交通部;各国航空专家和专业部门
3调查持假护照登机
已公布一人身份。恐怖袭击可能性仍未排除。假护照过关尚未追责。
主要参与部门:
马来西亚民航局、交通部、航空公司、警方;中国公安部;国际刑警组织;美国FBI等
4 安排机上乘客家属
发放慰问金。
安排在北京等待消息家属的食宿。
安排家属赴马,办理护照、签证、提供交通。
心理救助。
主要参与部门
马航、北京市政府、外交部、马来西亚驻华使馆、林紫心理机构、慈济善基金会等
5保险理赔前期
目前还不能开始讨论理赔事务,但需要确定名单,联系家属。
6 短期内找不到飞机,责任如何确定?
越南政府马航失联客机搜救前线指挥办公室负责人范贵肖11日表示,综合越南方面目前得到的信息,找到失联客机的希望十分渺茫,
找不到飞机,就无法确定是机械故障,天气原因,还是恐怖袭击。那么谁来承担责任,就难下结论。对此,之前的其他“离奇”空难事件可以作为参考。
利比亚空难
两年查出凶手 13年后审判
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爆炸坠毁,造成机上259人和地面11人丧生。事件后没有任何人宣布对这起恐怖袭击负责。
直到1990年,英美联合调查后宣布查出凶手,但利比亚拒绝交手两名嫌疑人。1999年,两名嫌疑人被移交给联合国,2001年接受审判。
主要措施
1 封锁、制裁利比亚
为了迫使利比亚交出嫌疑人,联合国安理会和美国对利比亚实空中封锁、武器禁运和外交、经济施制裁。
2 达成民事赔偿协议
2003年,利比亚政府同意承担利比亚空难民事责任,并与英美达成赔偿协议。根据协议,比利亚首先支付每名受害人400万美元后,联合国解除对利比亚的制裁,在支付另外400万美元后,美国解除对利比亚的制裁。在支付最后的200万美元后,美国把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
法航447
先行赔付 等待最终结果
2009年5月31日,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上空坠落,机上216名乘客以及12名机组人员全数罹难。在客机失踪后的数天内,在大西洋发现一些飞机残骸的漂浮物和部分遇难者遗体。但客机黑匣子一直没有找到。空难发生两年后才找到客机“黑匣子”,又用一年时间分析各种数据,最终发布调查报告。
1 先行赔偿
空难发生不到一个月,2009年6月19日,法航宣布通过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失事航班客机每名遇难者家庭1.75万欧元。
2 法庭判决确定赔偿金额
由于调查进展缓慢,多项原因推测遭遇各方争议,法航和空客互指对方应当承担主要责任。2011年7月,法国一家法庭宣判法航赔偿死者家属每人12.6万欧元。
3 联合调查
空难发生后,法国、德国、巴西等方面联手进行调查。最终报告认定客机皮托管测速仪在高空结霜,造成数据不准,而飞行员应对不当。
新京报编辑 陈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