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柴静在哪里产女是她的自由
新京报
2014-02-18 02:30

  ■ 马上评论

  据媒体爆料,沉寂已久的柴静,已于美国产女后归来。而疑似柴静抱着婴儿现身机场的照片,也连遭曝光。

  沉潜多时后,柴静终于又现身了,而贴在她身上的身份标签,又多了个“柴妈妈”。按理说,她结婚生女,以回归庸常生活的姿态,打破“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模式”想象,并非坏事。

  可在微博上,柴静美国产女,引发诸多非议。非议关键,不在于“产女”,而在“赴美”。事实上,这类舆情困境,姚明给女儿入美国籍那会,也遭遇过。舆论也是充满对姚明的一片质疑之声,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姚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问题是,选择让孩子在哪出生,终归是个人自由。柴静虽然名气大,但她仍然是一个中国公民。而对于中国公民在哪里生孩子,法律没有规定。法无禁止则自由,柴静在哪里生孩子都是她的正当权利,无须别人置喙。

  许多人对柴静口诛笔伐时,只着眼于其“公知形象”或“体制内角色”,并由此衍生出一套高标规则,殊不知,权利优于绑架性道德义务,是应有的价值次序。既然在哪产子是个体自由,就无需搞道德棒杀。

  实质上,柴静的婚恋史或产女经历,均是其私域范畴的事儿,人有窥私欲,可以理解,但不应该“趴在人家窗户上”。揆诸当下,无论是遭不加V爆料那会儿,还是眼下,柴静都缄默不应,这或许正是以沉默方式捍卫恪守隐私空间,抵御对隐私的逾矩侵犯。

  在《看见》里,柴静说:“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过跟谁比较才能判断自己”,或许已道出初心。而在赴美产女一事上,柴静大可不必“向外界索求理解”,因为这纯属个体选择自由,哪怕它是消极的。

  □午夜侃人(媒体人)

相关推荐
李清照:残缺、空白与误解的伟大魅力
文化
5位央企技能专家走进国新办见面会,展示大国工匠的“看家本领”
时事
嗨,大人们,能不能放下你的手机?
文化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孤岛引路——1941年前后侯仁之的秘密抗战
新京号
高考第一天,北大祝福你!
新京号
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与过度美化堪称另一种“疯狂”|活动回顾
文化
跳出胜负束缚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专访吉井忍
文化
五一疯狂“拼好假”,是当代牛马最后的救命稻草
新京号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流量爆款吗?
文化
支棱时刻:精神锚点建造指南|2025北京图书市集沙龙预告②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