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民众可以更自由地表达意见
新京报
2014-01-25 02:30

  受访者: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新京报:2013年,你认为个人最值得记录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刘远举:过去一年,林林总总,也算痴长一岁。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最值得记下的事情是,承蒙新浪专栏与腾讯大家栏目的错爱,各给了我一个奖,这对我在公共领域的写作是极大的鼓励,诚惶诚恐之余,我也非常高兴。

  我从事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从第一次在FT中文网发文到现在,大约两年多时间。在这期间,我得到了很多媒体编辑的帮助,从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中国媒体人对新闻理想的执著与坚持,对自由、对公正的追求。这时常打动我,也激励我用笔去探寻事件与现象背后的规律与公正。当下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中,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非常大,能用自己的笔参与这个过程,我也感到非常荣幸。

  新京报:2013年,哪个公共事件让你难以忘怀,为什么?

  刘远举:说来也奇怪,2013年,各种“高大上”的公共事件很多很多,但看到这个问题,头脑中立即想到的却是冀中星制造的爆炸。似乎谈不上让我难以忘怀,但却首先浮出脑海,也许,是因为他让我感叹于一个人是在怎样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怀着如何决绝的愤怒,才能走到如此破釜沉舟的地步。更何况,事发现场,他还叫旁人走开。他当然不是英雄,他当然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过,他决绝的愤怒,绝不仅仅因为被打伤致残,更因为事后求告无门。我也写过相关文章,探讨在现实的中国,社会舆论应该如何包容维权过程的瑕疵。我觉得,唯有司法独立、公正,法治深入人心,才能最终避免这样的悲剧。

  新京报:2014年,你个人有什么设想?

  刘远举:新的一年,写作方面,当然会继续写下去。写作会带来收入,但于我而言,更是兴趣。看到社会新闻,遇到身边的事情,或者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不写出来,心里也会憋得慌,所以,当然会继续写下去。另外,也想在其他方面有一些发展,也许会读一个社科类的博士,政治学?经济?法律?其实,现在也没想好。另外,还想在新的领域有一个开始,比如一份新的职业。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新领域会让生活的乐趣更多一些。

  新京报:2014年,你对公共生活有哪些期待?

  刘远举:公共生活纷繁复杂,期许很多,比如房价跌一点、车不那么堵、空气更好一些、不要雾霾笼罩全国、社保可以自由流转、火车票更好买一点等等。期许太多太多,要全部写出来,一页纸也许都写不满。不过,我觉得面对复杂的社会事件,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其实是有一个关键因素的,那就是民众的意见能更自由、更畅通地表达。

  社会问题背后都是社会治理,而社会治理的过程则需要消耗政治能量。现在,各种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形成了制约中国发展,阻碍各种社会问题解决的障碍。要打破这种障碍,需要政治能量。政府的政治能量从哪里来?群众路线应该是最好的答案,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有压力、有力量去解决小到打车难、大至“打老虎”反腐等问题。而群众能够畅所欲言,当然是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关推荐
李清照:残缺、空白与误解的伟大魅力
文化
如何像斯多葛学派一样生活?
文化
“没有美国”的全球化,会是什么样子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节日|五四青年节,致我们,致青春!
新京号
县委县政府带头拆围墙,更好体现“公共”意涵 | 新京报评论
观点
《对工作说不》:工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殖民”
文化
西方社会中的劳动:人类文明的通行证,过度消费的墓志铭
新京号
默茨当选德国总理 面临怎样执政局面
第一看点
金刻羽谈对等关税:削弱美国金融霸权 中国可提供安全资产
财经
西安碑林博物馆门票涨价,公众为何观感不佳?|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