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名家在读】
新京报
2013-11-02 02:30

  @止庵(作家):

  我们通常读小说的习惯,总在情节这一层面进行;而最具特色的日本小说,并不以情节为基础,却在细节的层面展开。可以说日本文学所以成立,即在对瞬间与细微之处近乎极致的感受体会,若以框架布局等求之,很难得其要领。近读青山七惠长篇小说《我的男友》,很具此种特色,细腻而空灵,颇得“不沾”之妙。

  @陈无知(书评人):

  看完《绕颈之物》,阿迪契的写法很像美国小说,主题却非常独特,更多体现逃出来的尼日利亚人在西方文明中的挫折感与被扭曲的感受。她的写作有点拘谨,《猴跳山》略白了一些,《绕颈之物》《美国大使馆》写得非常感人,堪称经典之作,《赝品》《个人感受》也非常好。

  @盛宁(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院):

  牛津大学近现代中国历史与政治教授拉纳·米特上月新出版了《被遗忘的盟友: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米特日前在纽约时报上又发表文章《The World’s Wartime Debt to China(关于二战,世界欠中国一个说法)》,此书看来很有翻译出版价值。米特说:中国对日本的抵抗是二战中一段了不起却鲜为人知的历史,虽然中国是同盟国中首个与轴心国开战的大国,但其在太平洋战场发挥的作用所获承认却远远少于美国、英国,甚至1945年8月才参与亚洲战事的苏联。战争结束不久,中国的贡献就被抛诸脑后,成为黑白分明的冷战意识形态叙事中一段不便提起的往事。

  欢迎自荐读书好微博至@新京报书评周刊,本报将择优刊发。栏目主持:白明辉

相关推荐
在读博士生的“休息羞耻”|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潮白名家讲坛首期11月9日开讲,猜猜谁来了?
新京号
京豫书画名家共绘“秋日雅集”,双城艺术对话在开封启动
北京
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走进怀柔,基层群众乐享文化盛宴
新京号
名家引领、青春共读,2025首都大学生系列读书活动收官
教育
名家齐聚!顺义区中秋文艺晚会邀您共赏(文末有福利)——
新京号
范迪安领衔绘画名家共绘《碧水盘龙》,以笔墨书写长城保护新篇章
新京号
文化名家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讲述阅读改变命运的成长故事
教育
补习老师称“花钱能上好学校”,贵阳数十名家长被骗,警方已立案
视频
大戏名角|京剧名家史依弘领衔主演,三面伊人千面风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