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反浪费条例”让反对奢靡行动升级
新京报
2013-10-30 02:30

  ■ 社论

  “反浪费条例”只不过刚刚拉开大幕,接下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中央到地方,还将有更细化,设计诸多具体领域重磅措施的出台。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反浪费条例”)。

  从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近十个月已过去,但是全国上下整治三公消费,反对奢靡浪费的力度,丝毫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松懈。就在8天前,云南省纪委再次对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截至10月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已曝光120余件各地四风问题的具体案例。而今,“反浪费条例”印发,再将反奢靡浪费行动升级。

  八项规定是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一项决议,“反浪费条例”则是党内条例,相较前者,它的效力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升。此外,29日的政治局会议还提出,“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尽快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显然,“反浪费条例”只不过刚刚拉开大幕,接下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中央到地方,还将有更加细化,设计诸多具体领域重磅措施的出台。

  反奢靡浪费的制度化,无疑再次传递出信号,反奢靡浪费绝不是一阵风,它是一场长期的战役。

  可以看到,尽管近10个月来,各地在反奢靡浪费上均有建树。但是,仍有许多问题至今未能根治。例如豪华办公楼问题,日前,媒体就曝光了两起案例,一是江苏徐州沛县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装修豪华,楼内人均办公面积、特别是县主要领导办公面积严重超标。二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台前县豪华办公楼扎堆,学校宿舍如难民营。

  再如,会议经费浪费问题,这种浪费因为非个人受益以及信息不透明,所以未像三公消费那样受到重视。但实际上,会议经费浪费,不仅数额巨大,而且与三公消费紧密捆绑,堪称三公消费之外的“四公”消费,亟待通过预算约束和信息公开,从根本上进行治理。

  可见,反奢靡浪费的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这样的制度建设,不仅要强化行政内部的约束,如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也要依赖外部监督力量,如加强人大预算把关,牢牢看紧政府钱袋子;创造宽容环境,鼓励媒体监督;实现信息透明和畅通举报渠道,为公众监督铺路搭桥。

  29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着力推进相关改革,条件成熟的要尽快推出,需要研究探索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加以推进。反奢靡浪费的深入推进,涉及预算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举报制度等一系列的民主监督制度改革。所以,接下来各地在反奢靡浪费上,不只要盯着数字,停留于违规案例本身,也要找出问题的源头,大力推动地方民主政治的建设,彻底根除奢靡浪费的土壤。

  相关报道见A06版

相关推荐
春耕:坚决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北京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全文)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第一看点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全文)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第一看点
京东绿色包装:一年减碳12万吨,相当于节约全北京家庭5天用电
财经
4个方面,帮您全面了解中央八项规定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