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
柏林是一个后发展的首都,生活在柏林的人们都这么形容柏林。从20世纪90年代,柏林才作为德国的首都开始发展。
从法兰克福飞到柏林,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飞机降落的有些生猛,本以为到了机场就可以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一进机场,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想快些离开。
柏林机场设施简陋
对柏林机场的印象只有三个字:脏、乱、差。机场大厅只有两个行李的传运带,应该是用了很多年,地板磨损得也很厉害,两边三三两两地摆着几把椅子。这个大厅看起来不过一百平方米,在其中的一个角落就是卫生间。
都说看一个企业的状况就去看卫生间,柏林机场的卫生间很小,很拥挤,能容纳两三个人,没有落地的大镜子,也没有擦得发亮的洗手台。拿到行李,穿过大厅,到最后一道门口,这里有各种吃食、咖啡厅,而中间的道路顶多不过五米,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竟然不戒烟。直到出了机场大门抬眼望去,依旧没变,车子堵成一推,根本就动不了,各个方向的都有,接我们的车子不得不停在离机场好远的地方。
一时间,真不能接受,这就是德国——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首都机场。也惊讶,就这样一个机场,竟然能够承受这么大的人流量,这个机场的设施甚至不如中国一个地级市的机场。
1/4居民有移民背景
柏林是一个后发展的首都,生活在柏林的人们都这么形容柏林。从20世纪90年代,柏林才作为德国的首都开始发展。在此之前,柏林作为东西德的连接处,因为担心会发生不稳定因素,这里的商业活动发展得很慢。
当我把我对柏林的印象告诉向导的时候,她说:“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才了解柏林的美,才爱上这个城市。”于是,我试着去理解这个城市的美。
正午12点,天气明媚,亚历山大广场,每一个角落都被人占满。左半边是一堆小地摊,大概有二三十家。有的是在卖帽子,各种各样的帽子,还有红军帽,要价很贵,40欧元;也有卖各种围巾等小饰品的摊主,50欧元能买三条围巾,还有各种挂饰。
这些摊主都不是欧洲人,有印度人,也有北非人。在广场上最多的两种人,一种是游客,另一种是移民。据统计,柏林340多万人口当中,四分之一具有移民背景。柏林对移民很宽容,移民的大量涌入,不仅使得柏林的房价每年增长率达到25%~30%,也为德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还多样化的生活、文化。
不惜资金研发清洁能源
柏林没有很大的工厂,最知名的德国企业,宝马在巴伐利亚州,奔驰和保时捷在巴登州。但柏林有着别的地方所没有的。
在柏林一个二战遗留的废弃碉堡里,一家新的能源公司已经能够为周围居民提供电力;还有一个楼的周围被大片大片宽一米长二米的玻璃水箱覆盖,这些水箱里养着海藻,他们正在进行海藻发电试验。所有的这些研究都能够通过竞标获得政府提供的资金,德国的企业也不吝啬为这些研究出资,光是我们走访的就有四五个这样的能源创新工厂。
包容、创新,正是这个后发首都的潜力所在。
□吴海珊(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