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明星评委 身价暴涨,集体翻红
新京报
2013-07-26 02:32


羽·泉在《我是歌手》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了“歌王”。

  有人说去年的《中国好声音》算是草根歌手成名集,而年初的《我是歌手》则是“中古歌手”翻红录。确实如此,杨宗纬和羽·泉在金鹰卡通卫视中,担任《中国新声代》的评委;而黄绮珊、尚雯婕、彭佳慧等歌手则在“快男”海选中,担任各个分赛区的评委。如果说这几位参与的节目还算“沾亲带故”,那齐秦、沙宝亮的身影则是哪里都有,《中国梦之声》、《一声所爱》、《天下无双》这些节目都邀请了齐秦到现场致敬,《我的中国星》、《星跳水立方》则接着“捧”沙宝亮。有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我是歌手》过后,林志炫演唱会商演身价涨至60万,尚雯婕、杨宗纬等涨至40万,最贵的是羽·泉,两个人加起来要75万。

  另一方面,内地节目在酬劳上也吸引了不少港台艺人。而有台湾媒体报道,李玟此次在《中国梦之声》单集的酬劳破百万,而阿妹则是80万。虽然数字上张惠妹略逊一筹,不过此番“好声音”用了很多其他手段说服阿妹坐镇,“我们会把学员的歌定制彩铃供下载,同时还有演唱会、商演、代言等。”而“快男”则采取支持陈坤以及他的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的方式换取陈坤的加盟,在节目中,观众也可以看到陶晶莹不停地摆出陈坤关于“行走”的新书,为他造势。

  羽·泉 在淘汰机制的舞台,职业歌手也会紧张

  新京报:两位在选择参与的节目时,有怎样的标准?

  羽·泉:其实羽·泉的唯一标准就是节目关注的内容是否是音乐本身,这个舞台能否更透彻地诠释我们的音乐理念和实现音乐理想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做导师也要更投入音乐,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评价。

  新京报:在《我是歌手》中拿到歌王称号,对二位有何影响?

  羽·泉:作为职业歌手,在一个淘汰机制的舞台上同样会紧张,其实每个人都付出了最大努力,排名的先后则包括了运气,以及朋友之间的互助。这个节目可能超越了一般音乐节目在社会的影响力,也因此衍伸出其他的关注度和新闻。期盼大家不要关注那些太无谓的东西,最重要是我们需要好音乐,找到懂音乐的朋友。

  新京报:参与《最美和声》的动机是什么?

  羽·泉:最初选择《最美和声》的动机是因为这个节目设置和音乐呈现可以让羽·泉在另外一个舞台上展示出不同以往的状态,甚至包括《我是歌手》也未能呈现的内容。在这个平台上,羽·泉可能会暂时分拆,带着各自不同的团队去做更有特色,更个性化的音乐,展示羽·泉15年来从未呈现过的音乐喜好以及表演能力,它同时也是拓展我们音乐风格和把握新方向的一个尝试性的舞台。

  ■ 导师感悟

  参与收获

  同样是表演的舞台,《最美和声》因为需要通过不同方法与不同选手搭档,所以难度会更大一点,是另一种挑战。而即便在两个节目中身份不同,我们在其中均开发了许多新的技巧,寻觅到新的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是,羽·泉通过这些平台曝光了自己最真实和生活化的一面,传达了自己的音乐理念,甚至是价值观的东西。

  身价大涨?

  我们两个人在名利上没有多大的野心。身价不是自己定的,是市场来定的。这类节目能够促进演出市场的繁荣,总不是坏事。两个节目都给了羽·泉很大的空间,除了演唱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也让观众看到他们知之甚少的羽·泉的幕后状态。

  同类节目

  我们对《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等都有关注。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地方,像不同的镜子,我们也会不断对自己进行剖析。现在音乐节目正值泛滥之时,每一个参与人是否都能报以同样的真心还需观望。


黄晓明的烟熏妆让很多坐在电视机前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黄晓明 我这一生都脱离不了“二”

  首当评委 人生在世就要放松

  新京报:你并非专业音乐人,做《中国梦之声》的评委内心忐忑吗?

  黄晓明:参加这个节目我是顶着压力去的,因为不专业,所以一定会被人质疑,但内心不强大的人没资格当评委,我愿意挑战自己。其实本来我是已经准备好迎接各种批评,但没想到大家开始叫我“二哥”,觉得我还挺好玩。说明只要做真实的自己,观众一定会看得到你的好。

  新京报:几年前你上《康熙来了》节目时还是一副放不开的姿态,但是通过《中国梦之声》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幽默、自嘲、放低姿态的黄晓明,有这样变化的原因?

  黄晓明:以前我确实放不开,总觉得哇!好Open!而且还会觉得害羞。但是现在我觉得人家那是喜欢你,喜欢你就说明欣赏你,那就去享受这份欣赏吧,人生在世为什么不放松一点呢?当你真做到放松的时候,自信也就随之而来,有了自信,你就会更有魅力,别人也会更信赖你,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我也很开心能够有这些改变。

  新京报:你参加这个节目就是抱着一个“让大家了解一个不一样的黄晓明”的心态吗?

  黄晓明:我并没有刻意要做这个事情,我来参与的目的一是因为节目组说我可以签约新人,二是想要帮助年轻人成就梦想,三是想挑战自己去做一些没尝试过的事。

  自嘲调侃 越“二”生命力越强

  新京报:在节目中你说了不少“二”语录,微博上也有“土鳖黄语录”,这些语录是怎么来的?

  黄晓明:我喜欢看励志文章、名人警句这些东西,它会让人充满正能量。以前我只在自己的工作群里发给我的员工分享,后来觉得既然是正能量的东西,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新京报:你开始自嘲之后,就没人能嘲笑你了。“二”原本是个贬义词,你却把它转化成正能量了,甚至有媒体形容你是在“用生命在犯二”。

  黄晓明: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智慧,但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勇敢,敢于自嘲的人一定拥有特别强大的内心,我想做这样的人,因为只有你强大了别人才会正视你,这种行为的本身,应该就是正能量的一种吧。我想我可能这一生都和“二”脱不了关系了,挺好的,谁没“二”过?你越“二”说明你的生命力越旺盛,这是一种存在的态度。

  新京报:你会在意网友对你的评论吗?

  黄晓明:当然在意,听听大家对我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想从第一期到现在,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我的变化。同时我也会看大家对选手的评价,如果有说得准确的、有意义的,我会找时机在评审过程中代大家说出这些意见。

  选手 一夜成名也会一落谷底

  新京报:对于选手,你最看重的特质是什么?

  黄晓明:最看重的是真诚,如果一个人对待歌唱是真诚的,那么必然会唱得好,同样,如果一个人对人对事是真诚的,那么将来必会大有作为,任何事都必须有真诚才能走得长远。

  新京报:你觉得什么类型的选手是最欠缺的?

  黄晓明:综合型的人才还是比较欠缺,唱得好的很多,但能唱能跳同时具备舞台感染力的不多见,如果能够再长得好看,还可以时尚前卫那就更难得,期待这样的超级新星越来越多。

  新京报:很多选手是抱着“一夜成名”的心理来参加选秀的,对此你怎么看?

  黄晓明:事情都要两面看,一夜成名所带给你的远远超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它和中彩票的意义是一样的,同时与此相随的就是不稳定。一夜成名往往会让一个艺人一下子红到一个巅峰,但想要在巅峰上站稳,并不容易,还是要把脚下的基石打稳,才可能持续地红下去。所以很难讲这种心态是好事还是坏事,关键是分人,分性格,有的人一夜成名会加倍努力珍惜,但也会有人自我膨胀,然后一落谷底。

  ■ 谈争议

  “导师的泪水”

  每一个选手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从稚嫩到越来越成熟,有些选手迫不得已离开,作为导师是真的有感情在里面的。而且做歌手也好,做演员也好,我们本身就是属于感性的那种人。可能男人会更控制自己感情一些,但像COCO、韩红他们都是非常真性情的人,真情流露,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烟熏妆造型

  我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我非常认真地响应“改变自己”的口号,结果我发现我是响应得最厉害的一个,其他导师都没怎么变。我后来看了自己的照片也觉得蛮好笑的,不过无所谓,逗大家一乐,我这次为《中国梦之声》牺牲大了。

  堂弟黄晓龙参赛

  我家人都是很理智的,他们也清楚我弟弟的资质,并没有和我说过什么。比赛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他应该在什么水平上就应该正视自己,我也一样要客观对待他。

  口述:黄晓明


汪峰: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告诉我们你有什么梦想?


那英:去年我带出了冠军!欢迎来到那英House。


陈坤:你这首歌直击我的内心。


李宇春:方脸怎么了,我是方脸我骄傲,我为方脸代言。

  陈坤×李宇春 选手应该不怕质疑怕中庸

  1.你怎么看待今年的音乐类节目的大环境?

  李宇春:我才29岁就当了评委,这在我当年参赛的年代是完全不可能想象的,只有现在的年代才有可能,因为现在青年人也可以,也有权利说出自己的观点。

  而且我原以为快男都是二十出头的帅气小伙子,没想到现在有了很多新鲜风格的男生出现,我觉得选手就该不怕质疑,就该怕中庸。

  2.喜欢什么风格的学员?

  李宇春:前几场比赛里面,让我最有印象的就是一个酒吧服务生和酒吧歌手的那段,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快乐男声的想法。不过我不喜欢那些讲故事的选手,我当年也没怎么讲故事,为什么不干干脆脆地唱歌呢?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现场音乐的能力。为什么我要来参加本届快男,就是因为它是现场直播,这是快男最大的特色,也最能体现唱功。

  陈坤:什么风格我还没想,主要是看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通过他们的表现看到他们真正的状态,我个人没什么(偏好)的风格。最近看到“80后”“90后”的小朋友越来越有样儿,心里满是欣喜,他(她)们的成长有种70后的我们羡慕的自然,没有我们的严肃感。那种浑然天成的冒险活力以及想要赶快表达自己个性的迫切感让我非常欣赏。

  3.怎么和其余导师配合?

  李宇春:谢霆锋与陈坤都是我之前一起演过的电影男主角,所以还挺巧的,也都不陌生,霆锋当过我演唱会嘉宾,坤坤跟我关系也蛮好的,所以这一点完全不会担心。

  那英×汪峰 今年优秀的人才被稀释了

  1.你怎么看待今年的音乐类节目的大环境?

  那英:我去年经历了很多起伏,各种痛哭流涕,发现了很多令人期待的声音。我对第二季期待挺高的,但是录了之后发现挺失望的,并不是他们不好,而是今年有很多节目,很多优秀的、有性格的人才都被稀释了。

  2.喜欢什么风格的学员?

  那英:今年想换个路子,不求成绩求特色,就想收一个吴莫愁这样的歌手。不过,现在如吴莫愁般拥有独一无二声音和唱法的学员还不够多。

  汪峰:我最希望发现的是那种歌声里有故事、有个性,不是一味地模仿,或者说纯粹在唱歌技巧上很高超的歌手。这个不是我最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内心纯净,歌声能够触动人心的人。

  3.怎么看今年大量成名歌手来参加节目?

  那英:他们没登上这个舞台之前就是普通人,内心也是希望能够被认可的。他们也算是我的同行,这个平台对他们来说其实更残酷——万一我们不转身那多尴尬?所以我能理解他们。接下来还有更残酷的比拼,我还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

  4.怎么评价今年的选手?

  那英:每个人对第一个惊喜的反应都是真实的,但接下来你给我惊喜,我也就只能这样了(指激情消退)。最近荧屏上是有很多故事型的选手,但故事还是要水到渠成(才好)。我不希望导师没有问的话题,学员偏要说。

  ■ 回应质疑

  ★大家印象中你是个演员,怎么想着来音乐节目当导师?

  陈坤:我也发过专辑,而且以前也接到一些选秀评委的邀请,但都没有去。这一次我是希望在这个舞台上,看到年轻人展现他们的才华,也希望通过我的眼睛发现更多新鲜血液,在舞台上给予他们鼓励,再加上我最近蛮闲的,9月份才拍戏。

  ★你和黄晓明是同学,怎么看他的表现?

  陈坤:每个人的表达都不一样,不能因为我们是同学就走一种路线。对于比赛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我跟晓明的比较,而是要看到选手的比较,其实我们都是来发现、来捧人的。

  ★选择这么多摇滚歌手,观众吐槽你老提梦想,你怎么看。

  汪峰:我今年确实选了很多摇滚歌手,但我不会因为摇滚而降低标准,我是挺苛刻的。我很在乎梦想,不知道为何观众对“梦想”的话题持有贬义或是嘲讽的态度?其实咱们现代人最不能和过去比的,就是缺少梦想。

  ★侯磊是你的歌曲《你的微笑》的编曲,你怎么能不认识呢?

  那英:当时这首歌是以乐队的名义选送的(侯磊在湖北组建了个乐队),工作人员就一带而过地讲了一句他的名字,我没记清,但一直期望能见他一面。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他会来参加节目。

  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立湘 刘玮 勾伊娜 古珺姝 孙琳琳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