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再读托洛茨基
新京报
2013-06-08 04:31

  【编者按】

  托洛茨基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个革命家,在苏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他参与领导了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红军并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他是列宁的亲密战友,与列宁并称,在斯大林时代被打成反革命,流亡国外,最终客死他乡。他是研究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史绕不开的人物。

  最近出版这部托洛茨基的系列传记《先知三部曲》,包括《武装的先知》、《被解除武装的先知》和《流亡的先知》三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了托洛茨基作为革命家、理论家、流亡者,直到在异国他乡被刺杀的一生,不但是一部个人传记,也是对苏联革命史的一次梳理和记录。其作者是苏联问题专家伊萨克·多伊彻,波兰共产党员,也是托洛茨基反对派。有评论者认为,《先知三部曲》,与其说是一部传记,不如说是一个全新的发现——重新发现托洛茨基和苏联革命。

  1937年,托洛茨基曾经对哲学家杜威领导的一个旨在调查当年莫斯科大审判真相的委员会做过如下表白:“我的生活经历既不乏成功,也不乏失败,这不仅没有毁掉我对光辉灿烂的人类未来的信念,反而使它更强烈了。这是对理性、真理、人类和谐的信念,我在18岁时就抱着这一信念进入了俄国外省的尼古拉耶夫市的工人区。此后我一直完全、彻底地坚持这种信念。它更加成熟了,而热情却并没有消退。”

  这正是伊萨克·多伊彻心目中的托洛茨基,自始至终都是英雄和先知,因此在传记中,作者对传主投入了极大的同情、理解与赞美,不乏溢美之词,但这并不妨碍读者通过这本厚重的传记,走近更为真实而完整的托洛茨基的人生及其所处的时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托洛茨基彼时正对俄国体制提出的问题,诸如改革与革命,民主与专制,限权与执权等,在今天仍有关注与继续思考的理由。也正是如此,《先知三部曲》甚至可当做俄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来阅读。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先知三部曲》的成书时间大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彼时特定的年代,作者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考量,将托洛茨基塑造成一种有别于斯大林的政治思考传统,以此来刺穿当时俄国政权制度的魅泽、虚妄与不义,但我们知道,对政治的思考,从来不存在非此即彼的路径。需要重申的,是约翰·穆勒面对理念的自由原则:我们的看法并非永远是对的,因此面对别一种学说,不要轻易贬低排斥,它可能含有真理的沉浮,即使它几乎没有真理的成分,它也还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迫使我们出示证明我们信仰的理由,以防止思想僵化停滞。

相关推荐
北京书市上,“京津冀全民阅读推广周”正式揭幕
北京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每日一书
文化
​骨折日记:疼痛教会我的
文化
在小学生眼中,《续窗边的小豆豆》是部什么样的作品?
文化
新春推荐:北大的宝藏课
新京号
一位北大教授的2024:回国任教是头等大事
新京号
只有感觉到爱,我们才能真正存在丨周末读诗
文化
李健鸣逝世一周年|陈希米追忆挚友:永远的深情才是我们的底气
娱乐
《琵琶行》:诗与画的生命史
文化
腊月是梅花开的季节,也是想家的季节丨周末读诗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