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领导人接受采访有何讲究?
新京报
2013-06-01 02:30

  ■ 解读

  在访问拉美三国前夕,习近平接受了拉美和加勒比三国媒体的联合书面采访。中国领导人出访,经常接受媒体采访。采访都采取哪些形式?这些媒体又是如何选择的?

  媒体选择

  电视采访少 报纸采访多

  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出访前夕,经常接受外媒采访,群访或专访都有。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前夕,接受了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书面采访,不但阐述了对中美关系的看法,还表示自己最爱游泳,有时间会在电视前看NBA赛事。

  今年3月,刚刚就任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首访俄罗斯和非洲前夕,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分别是俄罗斯俄通-塔斯社、俄罗斯全国广播电视公司、南非卫星电视五台、印度报业托拉斯、巴西《经济价值报》和中国新华社。

  在采访中,习近平表示,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习近平又一次对媒体提到了自己的诸多爱好——读书、游泳、爬山,年轻时喜欢足球和排球,还和巴西记者谈到了“世界杯”和“章鱼保罗”。

  领导人接受采访,对媒体是如何选择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介绍,群访时一般会选择正规严肃的大报,专访时则会选择接受著名专栏作家和名记者的采访。电视采访比较少,报纸采访比较多。

  采访资格

  媒体采访要提前申请

  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前大使李长华表示,领导人出访时接受媒体采访,要根据需要安排。领导人到访,是很重要的新闻,很多媒体都有兴趣。一般来说,媒体要提前申请,取得相应资格,才能允许采访。专访一般都是主流媒体,在当地影响比较大。“在领导人出访之前,媒体提出申请,我们根据情况进行安排。领导人的日程很紧,因此安排媒体采访也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马振岗表示,公共外交目前是各国领导人出访时都十分重视的工作,其中两个体现就是演讲和接受媒体采访。公共外交并不仅限于民间外交,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外交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官方对出访国民众的工作,包括接受采访、家庭访问、参加民间活动等;二是民间组织和人士进行的公共外交活动。“国家领导人在除官方会谈之外所做各个方面的活动,都是公共外交的行为。”

  采访内容

  领导人直面答敏感问题

  领导人接受媒体面对面的专访,总会令人关注。

  1986年,中南海紫光阁,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华莱士专访了邓小平85分钟。两个人在对话时,每个人手里都夹着一支烟。通过他的采访,邓小平向全世界传递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中国的改革,绝对不会走回头路”。

  2000年,江泽民主席在北戴河也接受过华莱士的访问,给出的条件是:不限时间,不限问题。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伦敦接受过《金融时报》的专访。谈到有人将金融危机的原因转嫁给中国时,他犀利地驳斥说,“靠举债而过度消费的人反过来责难借给他钱的人,这不是颠倒是非吗?中国有句话,叫猪八戒倒打一耙”。

  马振岗表示,外国记者提出的问题,不但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有时候也是中国老百姓关心的重大问题。通过媒体采访,领导人可以解释我们的立场,把我们的观点和立场传播出去。

  “如果编辑需要对某些段落进行改动,应该双方及时沟通,取得同意才行。”马振岗说,“在对领导人进行采访后,不会对内容进行删改,怎么说的就怎么报道。”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韩旭阳

相关推荐
美国联邦参议员称今年或将安排美国两党参议员代表访华 外交部回应
第一看点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日方涉靖国神社消极动向答记者问
第一看点
美军再袭也门 美高官:胡塞武装主要领导被“除掉”
第一看点
赖清德宣扬两岸“互不隶属”分裂谬论 国防部: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第一看点
胡塞武装:将把所有美航母和军舰作为袭击目标
第一看点
特朗普称已致信伊朗领导人 敦促进行核谈判
第一看点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就菲防长涉海言论答记者问
第一看点
外交部:美方对中俄关系的挑拨离间完全是徒劳的
第一看点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闹分歧 美国威胁退出俄乌和平谈判
第一看点
美方称乌克兰或需要新领导人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