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绝非是天然造化的宝地,她乃是河流馈赠的礼物。图/Gettyimages
埃及的雕刻和壁画被认为是赋予了生命。
“但凡之前对埃及未有耳闻的人看到埃及之后,要是他有基本的洞察力,就一定看得明白一个事实:希腊人乘船而至的埃及,绝非是天然造化的宝地,她乃是河流馈赠的礼物”。——如果在尼罗河邮轮上看到这句话,就更能体会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对埃及的理解。
尼罗河从埃及南部与苏丹交界处穿越其中部的沙漠抵达地中海,给原本是一片荒漠的地区带来了盎然生机。埃及是一个辽阔的沙漠高原,尼罗河谷地及尼罗河三角洲镶嵌其上。从地貌上讲,埃及几乎到处都是沙漠无人区,西部沙漠占国土的三分之二还多,西奈半岛和东部的沙漠又分别占了国土的6%和23%。也就是说,全国不到4%的可耕地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带。
尼罗河西岸与死亡、复活有关
从卢克索乘坐邮轮前往阿斯旺是一条经典的文化旅游线路,古埃及人相信复活与来世。他们认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生命的诞生和对太阳神的崇拜,而西方是日落的地方,象征着死亡与来世。以尼罗河为界,尼罗河东岸的建筑与生有关,尼罗河西岸与死亡、复活有关,神庙都在尼罗河的西岸。
尼罗河神哈皮则被描绘成大腹便便的男性,他袒胸露乳,每年尼罗河水上涨的时候,古埃及人都要举行庆典祭祀他。
凯尔奈克(karnak)神庙的134棵柱子如森林耸立,有人形容它壮观得一塌糊涂。乐观总是细心地一边为我们画神庙的结构图,一边讲解。诸神关系错综复杂,乐观让我们每个人扮演角色来阐述离奇的神话。中国老师们获得灵感,在梦想课堂上让小朋友扮演角色来演绎这里的传奇。
雕刻被认为赋予其生命
埃及的雕刻和壁画被认为是赋予了生命,其迷惑性的简单外观和透视画法的缺失,强调了其实用性。古埃及人认为要尽可能清楚地描绘每一个相关特征非常重要。然后当通过正确的仪式神奇复活时,它们都会尽可能地有效行使职责,保护和供养神灵与死者的灵魂。
据说,古埃及人每年都期待着尼罗河正常泛滥。在尼罗河西岸的双神庙,还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日历,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三个季节:洪水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的程度确定一年收税。
晚风阵阵,水天一色,一个努比亚孩子(生活在苏丹的一个民族,只有少部分生活在埃及南部)划着独木舟就过来了,唱着法文香颂《两只老虎》,歌声清澈,好像突然闯入的一个精灵。
■ 老师发言
温红丽(四川内江威宁县界牌镇小学教师):伊德福神庙的布局很像一个倒立的金字塔。无论是高墙还是房间,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浮雕壁画,到处都是象形文字,到处都是神话符号。在一面墙上,我们看到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数字,从“1、2、3”到“十、百、千、万”一直到“一百万”,因为这个数字过于巨大,所以古埃及人画了一个人,双手举过头顶连连摇摆,好像在说:“不知道不知道,实在太多了!”——这就是一百万了,很有趣。
李媛(贵阳市小河区第二小学教师):阿斯旺水坝的印象比较深刻,它在一定程度上驯服了尼罗河,但是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影响。回去可以给孩子们讲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的意义,可以联系着三峡工程讲讲。
另外,埃及的教育体系相对也有很多科学的地方。政府保证最基础的教育,同时允许许多不同层次的私立学校存在,让人有更多选择,反而比我们的教育体系更有灵活性,更能促进公平,减少腐败。
■ 记者笔记
一个最认真的旅行团
这次旅行团有个名字叫“梦想旅行团”。在尼罗河邮轮上的时光,如果时间宽裕,我们就会有一些分享,主要是关于“梦想课程”,这是一项面向义务教育1-9年级,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埃及之行,将会成为梦想课程的主题,老师们作为旅行体验者告诉小朋友。
朋朋老师自己做了一个古埃及文明课件:原来木乃伊曾被用来做成艺术品、化妆品、造纸来包装食物;古埃及人因为太迷恋死亡后的复活,所以也发展出了哭丧行业;古埃及人发明了钠钙玻璃,最早的法庭也出现在了神庙的壁画里;古埃及人爱美,喜欢戴假发,食物丰富,面包有20多种,但牙口不太好,因为尼罗河里的沙子太多了……所有关于对另一个古老文明的了解,都可以有更为有趣多元的传递。
这是我遇到的一个最认真的旅行团,老师们都在忙着录音、记笔记。也有懂事的学生让老师在埃及给她带一瓶子沙回去,那也许会成为培育她梦想的沃土。最后,我们都很认同一个观点,重要的不是讲述知识,而是原来五千年前的古埃及就这么有意思, 也许老师们讲述的某一个点,就撬动了孩子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这是培育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