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政府文件公开莫靠委员“蓄须明志”
新京报
2013-03-31 02:30

  ■ 马上评论

  给事关公民利益的政府文件乱加密,其后果,只会令公众不满,让政府公信扫地。

  一年多前,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想看广州市政府的一份名为“39号文”的文件,上政府网站一查,38、40都有,惟缺39号。之后,孟浩在政协会议上发话,“39号文”一天不公布,我就一天不刮胡子。3月29日,广州市政府网站公布39号文,次日上午孟浩在海心沙公园门口进行公开剃须仪式。

  一份政府文件,想一睹真容是如此之难。期间,不论是媒体追问,还是公民申请信息公开,都遭到拒绝。后来,孟浩介入,向政协提交提案,结果被告知,39号文是“内部资料”,一怒之下,孟浩“蓄须明志”,为支持孟浩,一律师还将广州市政府告上法庭。

  以“蓄须明志”推动政务公开,在此,我们不得不敬佩孟浩的执着,如果不是他省政协常委的特殊身份,如果不是他的行为艺术让相关方面难堪,以至于市长都向他喊话,劝他“把胡子剃了”。恐怕,这一份政府文件的公开,将更为不易。

  “39号文”不过是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一份文件,无关国家安全,也无关企业商业机密,完全没有保密的理由。给事关公民利益的政府文件乱加密,其后果,只会令公众不满,让政府公信扫地,“39号文”引发旷日持久的争议,是个教训,也实在不值。

  最近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政务公开时就说道,“有些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社会上就议论纷纷,甚至无端猜测,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产生负面影响,给政府工作造成被动。”“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主动及时地公开,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

  “说真话、交实底”,说易行难。在有民主议政传统和公民社会较发达的广州,政务公开竟是这般磕磕绊绊,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地方,恐怕结局更不令人乐观。

  《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已逾6年,如何将这一法律的精神真正落地,目前依然是个问题。李克强总理说,“推进政务公开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我们所做的努力,还需要很多很多。”政府文件公开不能靠委员“蓄须明志”,针对《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当尽快拉开大幕,以回应公众的期待。

  □国华(职员)

相关推荐
公不公开,都是问题——爱泼斯坦案持续搅动华盛顿
第一看点
专访陈林:“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是通往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智库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打捞一个台湾老兵的大陆遗愿;加沙地带达成停火协议,和平曙光初现
时事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氢能路径开始“一统江湖”(碳报第125期)
财经
老年人的“诗和远方”:从公办老年大学的一枝独秀到社会力量入局
教育
第二届北京市石景山区微空间更新设计创意大赛开始报名啦!
新京号
收藏 | 学习新慈善法,读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