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怪诞问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想
新京报
2013-03-14 11:21

  【文化谭】

  “《西游记》里面一共几个妖怪”?这是复旦大学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面试中提出的问题。怪诞?离谱?有点。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肯定不会马上在脑海里搜索被孙悟空打死或没打死的妖怪,这注定徒劳无功。稍微有点反应能力的人应该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道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题,比如有人问你“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厕所?”,那么你给对方的完美答案毫无疑问是这个,“有两间厕所,分别是男厕所和女厕所。”

  不过,考官问出“《西游记》里面一共几个妖怪”这样的问题却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这么说,请注意“录取改革试验”这几个字,既然带有改革和饰演的意图,那么考官不按常理出牌也就“实属正常”了。考官当然知道这样的问题有点无厘头。但恰恰是这样的考题,最能考验考生的反应能力与思辨能力。对此题目目瞪口呆的学生,只能说他在沉闷的学习氛围里呆得太久,是时候用这种题目来刺激一下固化的思维模式了。

  我记得去年有考官问出了“如来和玉帝谁大”这样的问题。有机灵的考生答道,“他们一个是道教,一个是佛教,不具可比性”,这虽不是什么标准答案,但若考官给这个回答判错,只能说考官的智商和情商都有问题。实际上,正是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但能考验学生的综合知识素质,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审美与情怀等等,我若是考官,谁回答的最有意思同时又最无可辩驳,就肯定会优先录取他。

  也有人对考官的奇怪问题群起而攻之,是觉得考官的问题带有挑衅性质。仔细想想着实如此,考官挑衅了多年来应试教育思维,挑衅了扒书本找标准答案的习惯性动作,更是挑衅了隐藏于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服从欲……且不说“《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这样的问题,就算比它更荒诞一些又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智慧与智慧的较量才有意思。这样的挑衅激发人的思维,也刺激人反思,值得提倡。

  “请问莫言去年12月在哪个大学演讲的?”是另外一道被广为诟病的“奇葩题目”。考试考到莫言不提及他的作品却谈论他某场演讲的进行时间,这的确难以令考生接受,但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在考验学生对文化时事的关心程度?如果知道莫言在大学的演讲时间,多少会知道一些他的演讲内容,而这些演讲内容所涉及的文学观念,是在其作品中难以很直接发现的。所以,对待考官的另类考题,我们不妨先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考官这么做真的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是通过考试给予学生一些启发。

  解除多年来已成顽疾的教育定势思维,需要从教育制度的改变这个根本上出发,同时也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来打破这约束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思想藩篱。如今复旦大学的教授已经过了河,考生们也就别在河水里摸石头了,赶紧上岸吧。

  □韩浩月(北京 专栏作家)

相关推荐
北影节电影投融资之夜举办,多方合力谱写电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娱乐
东城区召开“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行动”系列活动之初中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走进北京汇文中学朝阳学校
新京号
与人工智能交互、让文物“活”起来,板厂小学探索素养成长型课堂
教育
世界读书日来临,“提问”公益市集收到孩子们的问题近2000条
教育
探索气象奥秘 共筑安全防线
新京号
“超常规”培养拔尖人才,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首届学生开学
教育
文化名家进校园,九旬作家王蒙为首都大学生现场开讲
教育
想成为画家,却当了北大教授
新京号
教育部通报三起高中违规补课案例,将禁止节假日补课作为“红线”
教育
在家做实验突发爆炸,鼓励“科学少年”莫忘安全教育|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