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假有机鸡蛋“欺骗”德国
新京报
2013-03-03 02:30

  随着马肉风波的发酵,欧洲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关注。近年来在德国已经发生数起涉及食品的欺诈和安全事件,而有机鸡蛋造假事件成为最新一例丑闻。

  在一向重视市场监管的德国,食品欺诈和安全事件依然发生,折射出食品监管的困境。

  饲养方式不同,鸡蛋价格不同

  德国法律对鸡的饲养方式有严格规定,有机鸡蛋价格最高,散养鸡蛋、圈养鸡蛋以及笼养鸡蛋的价格依次递减。在德国,超市里6个一盒的有机鸡蛋卖1.89欧元(约合人民币15元),而10个一盒的普通鸡蛋只卖2.15欧元(约合人民币17.4元),1个有机鸡蛋要比普通鸡蛋贵上0.1欧元,这应该就是涉案农场企业的违法动机。日前,德国下萨克森州约150家养鸡场涉嫌未严格执行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将普通散养或圈养鸡所生的蛋当作有机鸡蛋出售。

  欺骗行为可能“大规模”存在

  德国农业部长伊尔塞·艾格纳25日表示,这其中可能存在“大规模欺骗”行为,希望司法部门尽快追究责任,各地方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下萨克森州奥尔登堡市检察院高级检察官弗萝克·维尔肯26日在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已经掌握了有机鸡蛋造假事件的一定证据,但调查取证的过程尚未结束,未来几周或将进行第一轮的诉讼。一旦被判定有罪,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款,有关企业和个人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或者5年以内的监禁。

  严格监管不等于单品检查

  德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监管标准,且每年仅就食品方面进行的实验室测试就多达9000项,但远远无法应对繁多的食品种类。食品安全监管本身难度就极大,监管机构不可能对市场上出售的每一件单一产品都进行检验,这无论从成本还是其他方面考虑都不具备可行性。

  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的安德烈亚斯·蒂夫说,虽然德国官方的监管覆盖食品制造的每个阶段,但相关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只是监督检查这些企业的自我检查,这使一些追求非法利益的企业有了一定的可乘之机。因此,尽管有着严格的监管规定,违法行为还是在监管机构的“眼皮底下”发生了。

  但违法者还是露出了马脚。有机鸡蛋造假事件的发生,也反映出在包括德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食品监管都面临着“打地鼠”般的困境。

  □新华社记者 饶博 文史哲

相关推荐
“壹号土猪”争议标识开始替换,“壹号土”鸡是否合规?
消费
用AI合成全红婵家人声音,这样的带货走火入魔了|新京报快评
观点
13时56分,将正式迎来……
新京号
商超及电商假日消费潮起:“户外狂欢”“宅家精致”双轨并行
消费
宣称“可降血脂、替代药物”,红曲米产品被包装成降脂神药
健康
趣味本草|春季采食赛仙丹
新京号
很哇塞!遵义非遗文创在这里受青睐!
新京号
宁向东: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忙碌症”
新京号
《自然的超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美学是主张艺术为生活的美学
文化
新闻8点见丨事关休假、食品添加剂、育儿补贴等,六部门重磅发声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