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虚开高薪证明公司遭员工索赔
新京报
2012-11-12 02:32

  公司为员工开虚假收入证明买房,遭员工反诉赔偿薪酬

  新京报讯 (记者张媛)为方便员工贷款买房,公司为即将离职的员工开具虚假收入证明,不想员工辞职后反将公司诉上法庭,以此为据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近日,海淀法院判决公司向刘某支付二倍工资差额3.6万元。

  离职员工诉公司

  2008年11月,原告刘某经朋友推荐来到张某开办的一家商业咨询公司工作。相关证据显示,当时张某承诺刘某每月工资3000元,但二人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直至2010年1月刘某辞职。

  不过,离开公司前,刘某要求公司为他出具一份月收入2万元的证明以便他办理贷款买房。张某觉得没问题,便嘱咐公司会计出具了收入证明。令张某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年初,公司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送达的申请书和传票。原来,刘某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24万元,公司出具的收入证明表明他每月的工资是2万元。

  之后,张某委托律师应诉。仲裁中,因为刘某没有拿到已交给银行的收入证明,仲裁委裁决公司向刘某支付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3.6万元。刘某不服仲裁便又提起了诉讼,同时申请法院向银行调取收入证明。

  收入证明未被认定

  案件审理期间,海淀法院专门向银行调取了收入证明,其中写明刘某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每月工资收入是2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收入证明中虽写明刘某每月工资是2万元,但其中也写明刘某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收入证明所载内容与刘某自己的主张相互矛盾,所以法院没有认定收入证明的证明力。不过,因公司没有与刘某签劳动合同,所以法院判决公司向刘某支付二倍工资差额3.6万元。

  一审判决作出后,双方当事人均没有上诉。张某将3.6万元交到了海淀法院执行局,主动履行了义务。

  ■ 追访

  开收入证明应与实情相符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张某的公司应该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张某对法律规定的疏忽。

  法官提醒,本案的关键在于张某的公司为刘某出具了月收入2万元的收入证明。张某没有意识到公司出具的收入证明应该与劳动者的实际收入相符,否则公司将会面临难以预测的法律风险。如果不是收入证明的内容与刘某的主张相互矛盾,公司就可能会被判决向刘某支付更多的二倍工资。公司经营者应该注意到收入证明的性质,严格如实开具收入证明。

相关推荐
会计为公司虚开发票获刑两年,法官提醒求职入职要“反向背调”
时事
保安跳槽也被竞业协议,赤裸裸地欺负人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拖欠员工工资公司被执行过程中注销,法院将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
时事
退房一个多月了押金还没退出来,租房的这些坑,每个都让人头大
数据
AI浪潮录丨人工智能为什么是年轻人的事业?专访95后师天麾
科技
头条 | 刚刚发布!“职业闭店人”“提灯定损”上榜!
新京号
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出炉,“职业闭店人”居首
时事
DeepSeek公开利润引服务商互怼 AI基建如何降本
科技
依据内心所爱选择工作,对出身平凡的大学生意味着什么?
文化
新闻8点见丨王毅同绍伊古进行战略沟通;李乐成任工信部党组书记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