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个80后学者对“腐败”的量化分析
新京报
2012-10-27 02:30

  相关链接

  52岁至62岁为腐败高发年龄段

  在查处的72名省部级官员中,有近五成官员被查处时的年龄在56至62岁期间,共31人,占43.1%;49至55岁者19人,占26.4%;63至69岁者20人,占27.8%;70岁以上为2人,占2.7%。55岁和62岁的人数都分别为6人和7人,多于其他年龄段人数,整体平均年龄为59.71岁。

  分析可看出,我国查处的省部级腐败官员大部分为副部级官员,所占比例近七成。

  近八成官员腐败期间职务能得到晋升

  在55个有明确的腐败时间跨度的样本中,时间跨度为10年以上者21人,占38%;5至9年者25人,占45%;5年以下者9人,占12%;平均时间跨度为8.5年。这意味着腐败官员在第一次做出贪污或受贿等腐败行为后将近9年才东窗事发。这其中,跨度最长者为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达18年;跨度最短者是原山西省委副书记侯伍杰,仅为两个月。

  从官员在腐败时期内担任的职务来看,除辽宁省原副省长刘克田、湖南省高院原院长吴振汉、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等少数人外,其余高官在腐败期内的职务均有变动,甚至有近80%的腐败官员职务得到了晋升。

  政府部门发案率最高纪委最低

  72名省部级腐败官员大部分来自地方,人数为52人,占72.2%;来自中央部门的人数为20人,占27.8%。

  依据横向权力即权力类型分析,各部门腐败率差异较大,当前腐败现象已渗透于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司法、国企、军队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其中政府部门发案率较高,有19人,占26.4%;党委部门13人,占18.1%;人大与国企各9人,各占12.5%;政协与司法同为8人,各占11.1%;高校及科研机构2人,占2.8%;纪委发案率最低,仅有1人,占1.4%。

  政治领域腐败主要是买官卖官

  72名高官中,经济领域发案率最高,有60人。

  省部级高官在政治领域的腐败主要表现是为他人职务升迁变动、人事录用和干预案件处理等提供便利。在所有案例中,有31人涉及政治领域腐败,接近半数。政治领域的腐败主要集中于买官卖官。不少腐败高官同时渗透于经济和政治领域,“复合型”腐败现象明显。此外,“钱、权、色”是腐败高官的共同特征。

  据《深圳晚报》

相关推荐
“读书会”如何成为文科的方法?来自费孝通“席明纳”的实践指南
文化
在孩子眼中,什么样的父母是好父母?
文化
女性出走百年之后,仍然走不出渴望“被爱”的执念 | 重返五四
文化
华南师大通报抄袭事件,副校长身份何以“隐身”|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北大老师,她的书房很广阔!
新京号
金融炼金术的奇迹与泡沫:信用工具如何改写世界历史?
文化
作为社会学家,费孝通写了一本不那么“文学”的小说
文化
超越忠奸之辩:重塑晚清政治史的历史书写
文化
自恋的现代人:试图逃离他人,最终却无处可逃
文化
用茶的早期时光:茶树的起源和最初的茶踪迹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