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烂和蚕豆
新京报
2012-08-15 02:31


新京报插图/赵斌

  ■ 吃了吗您呐

  早晨逛早市,买了两种看着就特别亲的菜。之所以觉得亲,是因为两种菜早年间并不在市场上卖,而是自家院子里种的:一种是丝瓜,另一种叫大扁儿。特别在这个月份,它就是四合院的精气神。

  □崔岱远(文化学者)

  北京从前有种零嘴儿,叫烂和蚕豆,是把大个的干蚕豆用清水泡出芽来,之后加进花椒、大料、小茴香、丁香、桂皮等调料放进大砂锅用开水糗烂,直糗到豆子快没了魂,才加进盐去,晾凉了捞出来盛在筐里,盖上块潮布,就可以走街串巷吆喝着卖了。

  烂和蚕豆的颜色不是青绿而是棕红,一颗颗煮得开了花,吃起来浓香绵软,入口酥软,连皮都能一起嚼嚼咽了。

  这种豆子通常并不作为下酒菜,而只是老人孩子们吃着玩儿的零嘴儿。小贩见到有孩子来买烂和蚕豆的,就用小铲子铲在一张荷叶里,包上一大包递过来, 孩子们会嬉笑打闹着边走边吃。

  过去卖烂和蚕豆的小贩很多,各家的味道并不相同,有的是直接煮的,有的是炒了后再煮的,还有的是加了葱、蒜煮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南池子瓷器库一带曾经有位笑眯眯的老爷子卖的烂和蚕豆相当有名,谁也不知道他的大号怎么称呼,但街坊四邻们不分老少都称他为“五舅”。

  据说按辈分论,他确实是某位贝勒的舅舅,后来家族衰败,沦落到以卖自己爱吃的烂和蚕豆为生。“五舅”的蚕豆焖得就是地道,烂而有形,烂而不糜,以至于周围几条街的街坊都特意跑过来买他的豆。

  “五舅”的蚕豆我并没吃过。我记忆里的烂和蚕豆是80年代钱粮胡同里一家小铺子的,一位回民老爷子,每天焖一大锅,周围几条胡同的人都去买,一买就是一小锅,端回家慢慢解闷儿——热乎乎的,越嚼越香。

  不过,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蚕豆并不是烂和蚕豆,而是和几个朋友在云南束河古镇吃到的,自己亲手从地里采摘,自己在锅里煮的鲜蚕豆。

  那是在快接近水源头的地方,有一家叫守望者的酒吧,门口挂了块牌子:“要吃菜,在地里,自己摘;要吃肉,在鸡舍,自己做;吃过以后可以坐下来发发呆。”

  大家被这别致的招牌所吸引,真的自己动手,从门前的地里第一次采摘到新鲜的蚕豆,七手八脚地剥去肥厚的青皮,拨出一颗颗翠绿鲜嫩的蚕豆,凑了一小竹筐的量,只加了一把盐,就用门前清澈的溪水在老板提供的大铁锅里煮了。

  没过多久,豆香扑鼻,迫不及待地倒回小竹筐里端上桌子,就着灿烂的阳光吃下去,哇!真的发呆了!那清冽的鲜醇,才是蚕豆的滋味。

相关推荐
“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签表揭晓,中国三女将首轮遭内战
体育
第三届衢州烂柯杯今起落子,世界围棋大赛再迎国际预选赛
体育
中国棋手参加第67届欧洲围棋大会
新京号
拼多多“千亿扶持”构建共赢生态,解锁电商高质量发展密码
科技
“衢州烂柯杯”唐嘉雯一枝独秀,14名中国棋手晋级16强
体育
整治利用“谷子”侵害未成年人等行为,网信办部署暑期专项行动
教育
烧烤料变成猪饲料,不只是“爱吃烧烤的人天塌了”| 新京报快评
观点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5日)
时事
为啥尿酸总降不下来?可能你天天吃的蔬菜在搞鬼,现在知道还不晚
新京号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5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