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被毕业”的试点改革应以学生为本
新京报
2012-06-20 03:20

  ■ 马上评论

  日前,一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09级大三学生被强制提前毕业”的帖子引起关注。学校回应称,“大学4年课程提前到大三暑假结束,大四一年用于实习、找工作等,这只是一个课程改革方案,是个试点。”学校称改革初衷是想加强实践教学。这一改革方案目前已撤销。(6月19日《南方日报》)

  原本“初衷良好”、“为学生未来就业着想”的试点改革方案,却被称作“损招”,最后不得不无疾而终。对于教育改革试点来说,这起事件很值得深思。

  提前一年离校,然后到工厂、企业甚至去国外实习或见习,这是一种应用型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这种联合培养机制,国内外许多高校都进行了试点。那么,为何独独这项政策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就招到如此多的反对声音呢?笔者以为,这是该校在政策出台、实施的过程中,并未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而且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探索缺乏必要的自信。

  其实,在该政策出台之前,学校应该在试点院系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甚至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多方论证,保持政策的透明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是武断选择让学生提前一年离校,简单地“以学校‘扩招’,宿舍不够用,要腾出来宿舍给大一新生用”为理由。可能如该校负责人所述,学校资源紧张也属实情,但以这种方式未免有些草率,不可避免地给大三学生产生一种“被毕业”、“被驱赶”的感觉。

  此外,在遭到质疑的时候,该校发言人认为是辅导员经验不足所导致,甚至不得不维持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一点,该校在实践教学上、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信。这种态度和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是对问题本身的一种回避。

  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试点,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在教育试点过程中,地方高校仍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始终做到以学生为本。

  □姜朝晖(教育学博士)

相关推荐
我国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硕士生毕业,超70%服务国家战略
教育
研究生多读一年,谨防“水课”充数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校企联动激发新动能,心理疗愈产业迎来“新生力”
企业资讯
临泉县职普融通试点班2025招生简章
新京号
《 “临”听民声 “泉”心解答》 第四期(教育类专题),来啦!
新京号
动态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
新京号
北大优秀毕业生,纪宁!
新京号
耕海牧渔,匠心传承——威海市水产学校海水养殖专业介绍
新京号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东营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在18所小学推进改革,首都师大启动田家炳京津冀五育融合项目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