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小心,童话人物“袭击”地球(2)
新京报
2012-06-08 03:22


虽然《格林》变成消灭怪物的幻想剧,但观众还是在《格林童话全集》里找到了每集的原型。


  (上接C14版)

  《格林》 超能警探追捕怪物

  导演:达内尔·马丁

  主演:比茜·图诺克 大卫·季文托尼

  播出:NBC电视台

  原著简介 《格林》的每一集对应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比如第一集是改编自《小红帽》,第二集则来自于《金发姑娘和三只熊》,此外,《三只小猪》《哈姆林和吹笛手》《杰克与魔豆》等故事都得到了改编。有意思的是,每集电视剧都会引用一段来自于原著的话,不仅点题原著,还把电视剧要表达的现实意义准确地传递了出来。实际上,这些童话故事都有一个类似的主线:善良单纯的主角遭到邪恶力量的迫害,受尽折磨之后,主角凭借自己的正能量获得了外界帮助,一举击破邪恶力量,自己也在斗争中收获了爱情。

  颠覆:和《童话镇》不同,《格林》把故事线放在了现实世界,那些童话只是作为寓言存在。故事从一个代号为“格林”的猎人组织讲起,他们的任务是保护人类社会免受超自然生物侵袭,而警探尼克就是其中的一员。尼克天生就有特异功能,他能够知道别人的想法,而且他能够识别出隐藏在人类社会中的“怪物”。

  本剧的最大颠覆性在于,观众从小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小红帽》《糖果屋》等,在剧中其实并非故事,而是来自黑暗界的警告。流行的“狼人”形象在这部剧集里戏份很多,男主角也很帅,虽然悬疑故事的公式化有点严重,但也吸引了不少粉丝追看。

  评价:《格林》不如《童话镇》抢眼,但是也收获了NBC的续订,并没有被电视网抛弃。观众普遍认为剧情有点新意,但是串联方式比较无聊,追剧热情不是很高。

  ■ 现象评说

  童话为什么这么黑?

  近年来好莱坞掀起了经典童话的改编翻新潮流,成人化、黑暗化的风格趋向愈演愈烈。如果要追本溯源的话,个人认为,两大现象级票房炸弹《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功不可没”,正是这两大系列黑暗与成人化的风格定位,取得了爆棚的票房佳绩,才推动了好莱坞从风格和商业两个层面对经典童话的重新解读。

  具体来说,《哈利·波特》系列在前两集的“阳春白雪”、天真童趣之后,从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第三集开始全力向黑暗化方向转型,影像风格渐趋黑暗沉郁,摄魂怪的惊悚效果早已超过以往儿童片的标准。而此后无论该系列如何更换导演,黑暗化的风格定位一直保持下来,无论从影评人口碑还是票房成绩来说,均看不出观众对儿童片的黑暗化有明显的抵制,反而相当受欢迎。至于《暮光之城》系列虽然是吸血鬼题材,但传统而唯美的爱情、正邪分明的阵营,还是充满童话的味道,这个系列成功的意义在于将观众心中一贯属于文艺、晦涩范畴的吸血鬼电影,挖掘出了惊世的商业价值,吸血鬼从此登堂入室成为主流商业片中的一员,也让好莱坞看到了用童话剧情包装黑暗题材的广阔“钱景”。

  再加上梦工场动画系列《史瑞克》掀起的恶搞童话、歪解经典风潮的推动,好莱坞的童话风潮就显得越来越歪,越来越黑了,目前已经上映或者筹备拍摄的阿曼达·塞弗里德版《小红帽》、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版的《白雪公主与猎人》、蒂姆·伯顿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艾丽·范宁版的《睡美人》都是典型代表。

  从另一个角度说,童话电影的黑暗与成人化风潮,也是好莱坞大片向更加注重影像质感、思想深度与情感力度方向转型趋势的体现。经过十余年特效大片时代的洗礼,美国观众早已不会轻易被铺天盖地的特效场面和从头打到尾的动作戏所唬住,对传统的童话故事也渐趋审美疲劳,《异星战场》《超级战舰》《纳尼亚传奇》系列后两部在北美票房上的惨败就是证明。反而是《盗梦空间》《蝙蝠侠前传》系列这种多层次、复杂化、张力强的大片收获顶级的口碑与票房。因而,一贯给人以迪士尼出品、儿童观看为主印象的童话题材影片,也逐渐弱化了单一的甜美糖果味道和简单直白的剧情,出于扩大观众群、投合当代审美口味的需要,在黑暗化、复杂化的成人倾向上发力,于是童话电影逐渐从光明走向黑暗了。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新闻多一度丨“哪吒”9天登顶 近10年国产动画电影表现如何?
时事
逆流而上的女科学家 创造“麻省理工奇迹”
文化
休闲活动丨春节:墨西哥 × 古巴!走进魔幻与现实之旅!
新京号
休闲活动丨春节:墨西哥 × 古巴!走进魔幻与现实之旅!
新京号
2025年的第一场出境游,太魔幻了!丨休闲活动
新京号
从古到今,人类是如何获取、保存和传递知识的?
文化
大戏看北京11月文艺资讯丨舞剧《人间四月天》展现林徽因传奇
娱乐
《里斯本丸沉没》:那些没有墓碑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文化
大戏看北京9月9-15日文艺资讯丨2024展演季精彩继续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