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在朝鲜当“总理”的袁世凯
新京报
2012-05-29 03:20

  ■ 糊涂读史

  甲申政变后,1885年中日之间由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订《天津条约》,朝鲜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但李鸿章意识到“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相形之下,伊藤博文对中国的观感则是:“现当法事(中法战争)甫定之后,似乎奋发有为,一二年后则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方人所说,中国又睡觉矣。”

  □端木赐香(历史学者)

  现在,朝鲜这个烂摊子就需要一人去挽。李鸿章再次把信任的目光放到了袁世凯身上,名曰“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弄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头,跟清政府的小算盘相关。别国都是驻朝公使,唯有大清觉得自家乃朝鲜宗主国,也称公使,显示不出高人一等的意思。

  1885年11月,袁世凯到朝鲜上任(月薪四百两,三年一任),人称袁总理。弱国无外交。清政府自身都不保了,还去朝鲜地头上称老大,注定袁世凯的差事不是个好差事。

  这边厢清政府无力控制朝鲜,那边厢是朝鲜上下不乐意。遇有公使团会议,袁左右不是,不参加,各国公使不乐意,参加,中方座位又不好排,以至于美国驻朝公使通过其政府向清国总理衙门提出质询:袁世凯到底在朝鲜是干啥的?他的职衔与权限何在?总理衙门回曰:其职任虽不便显分二等三等公使等职,但其权利与尔各国公使相等。朝国不能慢怠,它国也不能轻视。至于驻朝公使领事会议,自应由中国驻朝人员随时察度办理,是否参与会议,自行酌办。此本无一定体例,本衙门未便遥度,贵国似也不必过问。

  这话回得,乱草一堆。袁总理人在朝营心在汉,几次跟李鸿章表示不想干了,且朝鲜政府也屡次表示想换人,但李鸿章愣是不放,不时写信安慰袁世凯:“韩事日就败坏,不易挽回,执事在彼三年,苦心调剂,随宜补就,非止一端,局外或不深知,鄙人岂不洞察?”“目前情势,操纵两难。横览人才,亦无以易执事,非漫为勉留也。韩王之锢蔽,似以无可挽回,目前除却‘持大端不苛小’六字别无办法。所望平心静气,愈加讲求交涉之宜,维持一分即补救一分,将来局面,或有变迁,或有十分稳当可代之人,自当时时留心,终不使执事久居危疑之地也。”

  老李也是有苦难言,合适的接袁人选,九年之中他愣是没有选出一个来,哄哄闹闹中,让袁世凯干了九年三任。正应了咸丰皇帝那句话:“我大清尚有人耶?”确实没人了!

相关推荐
韩国总统提名新政府多名长官人选
第一看点
专访韩国前总统顾问:无论经济还是安全,中国对韩国都很重要
国际
韩国政治动荡不安的182天
国际
新闻8点见丨北京密云极端降雨为历史罕见;新央企在重庆挂牌成立
时事
宝藏小城报告③|非遗、旅拍、研学、康养四场景重塑“新目的地”
财经
专访韩国中国问题专家郑载兴:若李在明当选或改善中韩关系
国际
朝俄举行国境公路桥建设项目开工典礼
第一看点
白俄罗斯政府代表团将访问朝鲜
第一看点
韩国大选,会有意外吗?
国际
新闻8点见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举行;台风“蝴蝶”向海南岛靠近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