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天竺将建国内首个“空港文化保税区”
新京报
2012-05-25 03:20

  运营3年服务业占比已达九成,未来将突出航空、医药、文化产业,2015年将建成空港文化保税区

  “未来,天竺综保区要利用现有的政策、功能,结合产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推进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的建设。”5月23日,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天竺综保区常务副主任闫立刚向记者介绍说。

  根据天竺综保区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综保区封关运营以来,入区企业从最初的44家增至130多家,区内运营企业超过400家,属地税收从不足3000万元增至7亿元,进出口总额占到北京各口岸的85%以上。

  这样的趋势,与天竺综保区“境内关外”的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2011年,天竺综保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693.5亿美元。”天竺综保区常务副主任闫立刚说。

  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加速了天竺综保区高端产业的集聚。

  2010年,工银租赁率先在天竺综保区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紧接着,巴西航空、汉能公务航空等先后开展航空零部件维修业务。

  其他领域,默克雪兰诺、强生、拜耳等多家知名企业也先后进驻天竺综保区。2012年,强生业务量的40%-50%,大约10亿-16亿美元的业务将转移到北京。

  经济贡献不断增长的同时,天竺综保区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运营3年以来,天竺综保区服务业所占比例从10%上升到90%,实现了从简单加工业向高端服务业的转变。”闫立刚说,“保税功能在促进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目前,金融、会展、拍卖等多个服务贸易行业相继在天竺综保区逐步发展起来,北京航空器材展已经永久落户天竺综保区,旧工程机械设备拍卖也正在洽谈之中。

  到2015年,天竺综保区将建成首个“空港文化保税区”,推动艺术品产业、影视动漫产业、设计时尚产业、出版发行四大板块的发展,建成国际化的服务平台。

  闫立刚介绍说,未来天竺将大力提升口岸国际化水平,突出航空、医药、文化三大产业,尤其是促进会展业的发展,进而向自由贸易园区升级。

  与此同时,以口岸操作区为依托,积极争取建设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钻石珠宝进口口岸、文化贸易口岸,打造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2011年,天竺综保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693.5亿美元。 ——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天竺综保区常务副主任闫立刚

  新京报记者 张轶骁

相关推荐
顺义的文化跃升:政府护航,华江、雅昌书写“中国质造”故事
财经
烟台,中日韩创新合作新枢纽!
新京号
一座跨省航空新城的协同发展故事
新京号
工业废料变“生态基石”:神木把废物处理玩成了科技大片
智库
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北京服务”发布200余项改革任务
北京
今年北京将在贸易、金融等领域制定新一批改革开放措施
北京
用好“国门”资源,顺义打造国际化新城
北京
一周碳要闻:保护冰川需从根本上阻止全球变暖(碳报第139期)
财经
伊犁州州长: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品牌矩阵
时事
北京大兴区区长刘洋:全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