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2岁学生正教授:“破格”并不“出格”(2)
新京报
2012-03-26 03:20

  (上接D04版)

  这种压力或许可以避免一些专家担忧的“方仲永悲剧”的发生,即使发生了“方仲永悲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那时候不聘他当教授就行了。第二,刘路被聘为正教授,并不是因为主持了什么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也没有太多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的论文,而只是靠一项“硬件”,即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这对于打破职称评定中论资排辈、片面量化科研项目与论文的做法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比于叶公超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我们现在差的不是钱,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而是缺少大师,缺少培养大师的环境。当然,在知识更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师的成长远比叶公超那个时代要难。但是,为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拔尖创新领军人才?钱学森之问,还回荡在我们的耳旁。培养人才比发现人才更重要,中南大学特批刘路硕博连读,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奖励100万元,让他在国内外、在全世界、在设备领域最好的地方去讲学、访学,这既能丰富他的阅历,又可以给他的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不管最后刘路是否能够成为大师,但这种尝试比特批刘翔硕博连读有意义多了。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有哪些政策利好;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
时事
庆承瑞 熊卫民:中国式病态科学的历史教训,奇迹思维是产生伪科学的温床
新京号
清华在读学霸做网红,不妨以平常心视之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闻8点见丨电动车骑行者为何不爱戴头盔;跨界豪赌,马斯克能坚持多久?
时事
年轻人的新型赶海:在盒马的生蚝上找海底小鼻嘎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难退的邮轮船票;“棉密码”卫生巾检出超高含量硫脲
时事
不到5个月300多起诉讼!特朗普政府那些官司,现在怎么样了?
第一看点
王硕的“春夏秋冬”
新京号
“演唱会热”持续升温,“行走的GDP”如何撬动一城消费?
新京号
苏超“出圈”背后:一张球票,如何成为撬动文旅的“钥匙”?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